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现将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关于以数字技术为驱动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十三届三次第13030388号)涉及省大数据局职责分工的相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情况
(一)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实数融合”,促进数字技术赋能一二三产,助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印发《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建设 助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
(二)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算力赋能数字技术应用。持续开展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建设行动,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对高算力、高能效、算力赋能作用突出的数据中心进行奖补,引导算力资源供给提质增量。截至2024年底,省级财政已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58亿元,全省累计创建199家3A级以上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其中50家达到省级新型数据中心5A级以上标准,带动全省总算力规模超过11.34Eflops,智能算力总规模达到3.69Eflops,能够有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提供算力支撑。二是推动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立足企业数据要素价值释放,鼓励探索建设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数据基础设施,开展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试点。2025年3月,已组织遴选产生4个“标杆型”项目、6个“引领型”项目、20个“成长型”项目,为企业技术创新应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下步打算
(一)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一是推动数字经济企业培育。联合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评议标准向各市推荐,认定100家“领军型”、200家“成长型”、300家“基础型”数字经济企业,开展定向式培育、培训,用好数字经济政策“工具箱”。推动金融机构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低息贷款,降低融资成本;依托大企业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平台,助力数字经济企业科技创新。二是推动数字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加强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标准研究,在现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强化数据要素驱动作用,赋能产业集群的数据流、产业流、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以数据链服务产业链。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区域支柱型、特色型数字产业集群培育工作,开展产业集群调研,围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空天信息、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云服务等领域培育数字产业集群。
(二)定制化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按照“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的原则,开展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做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增量”文章。计划今年5月,征集遴选一批典型案例及优秀解决方案,公开发布供企业学习借鉴。
(三)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持续提升高水平算力供给能力。一方面,持续开展人工智能算力券奖补。对采购山东省内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赋能效益显著的应用场景进行奖补,降低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算力成本。另一方面,引导算力资源供需对接。建设全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算力资源供需对接服务,实现算力服务线上“点击即享”,打造便捷易用的线上“算力超市”,方便企业“找算”“用算”。二是持续开展数据基础设施标杆项目奖补。一方面,充分发挥省级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先行先试,面向可信数据空间、数联网等重点领域,对技术赋能效应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数据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奖补,打造一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试点示范案例,推动技术规模化部署、系统化应用。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全省数据基础设施项目库,力争承接更多数据基础设施领域国家试点示范建设任务。
山东省大数据局
2025年4月10日
(联系处室:数字经济促进处,联系电话:0531-51785162)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