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进展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重要论述精神,将数字强省纳入“九个强省突破”之一,将数字经济做为驱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一)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2023年11月,印发《山东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统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协同计算,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算力底座。目前,全省各类数据中心总算力达到9.66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超过30%;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3.3万个,青岛获批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超过95%,全省5G用户突破5800万户、居全国第3位,千兆用户突破1400万户、居全国第2位。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全面建成京台南段、济青中线2个智慧高速试点工程,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高分通过交通部现场验收,省内6处煤矿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产能约占全省煤炭总产能的80%。
(二)优化数据要素流通环境。一是加快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研究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公共数据登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流通交易等制度文件,着力解决数据“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体推进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二是推进数据流通交易。统筹数据交易机构和行业数据流通交易平台规范发展,组织推动山东数据交易有限公司、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与全国22家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累计上线数据产品(服务)900多个,累计交易金额约1.8亿元。建成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上线数据产品49个;推出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运营平台,上线数据产品20余个,初步形成区域和行业协同发展的数据交易体系。
(三)推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一是深化数据汇聚共享开放。构建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集中管理全省各部门各单位分散管理的数据并统一提供服务,目前已汇聚金融等服务领域所需的各类政务数据1200余亿条。全面规范数据资源目录,解决各级目录重复梳理、服务无法统筹的问题,形成全省“一套目录”。目前,全省规范梳理数据资源目录13万余项。组织各级各部门完善业务数据标准,推动“一数一源一标”。推行电子证照标准193类,建立公共数据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梳理制定78类数据治理规则,从数据生产源头统一标准、提升质量。精准制定数据供需清单和数据开放清单,持续提升数据共享开放质效,累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490亿余次、开放数据250亿条,数据资源指数、数林开放指数均居全国前列。二是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深入实施“数据赋能”专项行动,培育“晨星工厂”2332 家,6个项目获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二。546家企业通过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 贯标评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3 年)》显示,山东省数据资源指数居全国首位。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统筹推进“以数强实”“以实壮数”,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
一是做强做大数字经济产业。加速推动云计算、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数字产业突破发展,打造20个左右雁阵形优势产业集群。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提速发展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建设济南、青岛两大产业高地,支持有条件的市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提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研发能力,推出一批鲁版软件“名品”,培育10家左右全国电子百强、软件百强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软件产业发展高地。加快布局“数字低空”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无人机产业园。扩大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数字消费,规范发展即时零售等新业态。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快探索“产业大脑+晨星工厂”数实融合新模式,建设一批重点行业“产业大脑”,培育一批“晨星工厂”。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提质行动,聚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轻纺等重点领域,争创一批国家级双跨平台和行业特色平台,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垂类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50个左右大模型产业集聚和赋能应用特色园区。高标准打造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速建设4个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三是加快数字技术研发应用。聚焦高性能计算、可见光通讯、未来网络、6G等重点领域,布局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数字技术攻关工程,每年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部署不少于20项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推出100个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设施等重大专项支持,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加速重大数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动数字技术领域中试熟化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数字领域“山东好成果”遴选发布,构筑“成果-产品-产业”快速转化通道。
四是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规模化部署高质量独立组网5G网络,完善物联网感知网络体系,实施山东光传送网一体化工程、核心网北部大区扩容工程,推动多源、多维数据高效接入和便捷汇聚。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打造济南、青岛2个省级数据中心核心区,建设5个左右集聚区和多个行业节点,构建覆盖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边缘算力的多元异构融合算力供给体系。
五是加强数字经济政策扶持。完善数字经济统计和监测评价体系,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政策引领和资金引导,健全多维度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用足用好数字经济发展基金、人工智能发展基金等产业引导基金,对照国家“投贷债”模式,联合省发展改革委探索多渠道资金筹集方式,出台一系列资金奖补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分散风险,形成符合山东实际的“投贷债”组合拳,进一步放大投资效益。重点推动《山东省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山东省数据条例》《山东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定工作,为塑强我省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提供法律保障。
六是提升数字经济监测水平。以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为基础,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府与社会数字化、数字发展环境等多个维度,研究建立我省数字经济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数字经济监测调度机制,全面准确衡量山东省数字经济规模,分析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为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山东省大数据局
2024年9月25日
(联系处室:山东省大数据局数字经济促进处,联系电话:51785075)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