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加强统筹谋划,强化工作落实。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年度全省大数据工作要点,配套制定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单位,压实工作责任,抓好任务落实。积极开展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分三批先后将16个设区市、76个县(市、区)纳入试点范围。按年度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评估评价,截至目前,全省98%的县(市、区)达到新型智慧城市三星级建设要求,87.5%的设区市、38.5%的县(市、区)达到四星级以上标准。常态化组织优秀案例动态打榜活动,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四大领域,打造7000余个智慧应用场景。组织开展省内现场会、观摩会和优秀案例巡讲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各地亮点经验,推动优秀场景由点及面深度覆盖。
(二)注重需求引领,增强便民成效。连续三年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问需于民”活动,通过省市县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全面了解群众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诉求。开展监督共评专项活动,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市民监督员库,在新型智慧城市和标杆型智慧社区评估中,邀请群众代表、媒体深度参与,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优。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科普展示中心遴选,授牌10家省级智慧城市科普展示中心,通过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在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中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构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格局。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峰会,发布中国数字政府发展大中城市指数报告、标准化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数等系列成果,搭建起国内权威的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我省智慧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健全运营机制,推动长效发展。出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将建立健全长效运营机制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各地逐渐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建转变,探索适合自身的运营模式。比如,部分市县以智慧社区运营为突破口,通过推动免政府出资智慧便民服务、设施进社区等活动,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多方共赢”的运营模式,在护童成长、居家养老、医疗康养等便民服务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化运营经验。
(四)推进智慧社区扩面,提升群众获得感。持续推动已有各类社区信息系统与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联网对接或迁移集成,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完善生活服务功能,集约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开展智慧便民设施进社区活动,遴选26个实用、好用的免政府出资便民服务设施,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便民设施在更多地区落地,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共建设2578个智慧社区,其中标杆型智慧社区34个。
(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塑强数字支撑能力。一是加快推进全省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搭建全省统一的数据基础设施线上监测平台,推动已建成数据中心全面纳统,引导各类数据中心集聚发展。截至2024年7月,全省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达34.54万个,总算力规模超过9.66Eflops,核心区与集聚区机架总量占比达到85.46%,提供了全省88.31%的总算力,核心区、集聚区、边缘计算节点“2+5+N”的全省一体化算力网发展格局逐步成型。二是持续提升全省智能算力供给能力。推动省内数据中心提升智能算力供给,服务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产业发展。高质量开展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建设行动,鼓励数据中心开展技术改造升级,部署先进智能计算板卡。截至2024年7月,全省智能算力总规模达到2.89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0%,提前完成2024全年发展目标。已建成5个千卡集群、1个万卡集群,能够有效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产业提供算力支撑。三是深入开展“城市大脑”提级扩能工程。积极推进分、子平台建设及接入,政法、公安、公共卫生等分平台和16市子平台(城市大脑)已基本建成并接入省主平台,初步具备了全省一体化服务能力。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大数据局将立足工作职能,认真落实《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改数据〔2024〕660号),充分发挥数据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深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提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提升工程,推动4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支持济南、青岛等市以及部分县(市、区)打造五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推动市级“城市大脑”与省级“齐鲁智脑”平台互联互通,赋能县级智慧化管理和服务应用。完善新型智慧城市专家库、项目团队库、智慧便民设施服务商库,培育一批典型应用案例及示范成果,新遴选一批新型智慧城市科普体验中心。
(二)全面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突破行动,坚持需求引领、以“用”为大,完善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推动社区数据纵向与市级、县级平台互通互联。深入开展智慧便民设施进社区活动,搭建智慧便民设施产品服务企业与基层社区的供需对接平台。累计建成3500个左右基础型及成长型智慧社区,打造50个左右标杆型智慧社区。
(三)强化共性基础支撑。一是进一步做好全省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持续优化多元异构的算力调度机制,依托数据基础设施线上监测平台,推动省内规模以上的数据中心全面纳统,打造全省统一的“算力地图”,探索建立“算力超市”。联合省财政厅探索出台针对智能计算的“算力券”补贴政策,引导省内数据中心优先布局人工智能算力,重点鼓励人工智能算力发展,着力满足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产业算力需求。二是打造“齐鲁智脑”辅助决策品牌。围绕“一屏看山东,一网管全省”,着力打造以“齐鲁智脑+领域大脑+城市大脑”为统一支撑的智能辅助决策体系。实施“城市大脑”提升工程,选取部分县(市、区)开展“城市大脑”综合应用示范试点。
山东省大数据局
2024年9月1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大数据局数字经济促进处,51785081)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