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4-08-01 00:00 来源:办公室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3020150号

提案的答复

 

李宗涛委员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交通物流工作,构建“大交通”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通道网络,在交通物流顶层设计、协同联动、示范引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物流发展顶层设计。相继出台《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山东省“十四五”多式联运发展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十四五”专项规划》等,以增强交通物流枢纽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推动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发展为导向,在省“十四五”多式联运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各市的多式联运发展功能定位、服务的产业布局及重点项目,打造济南、青岛两个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烟台、潍坊、临沂等全国性多式联运中心,基本构建起衔接联动的多式联运枢纽节点网络,到2025年综合货运枢纽达到40个。签订《沿黄九省区交通运输厅加快互联互通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同宣言》,建立黄河流域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推动黄河流域政、关、港、站、企多式联运跨区域协作机制,截至目前,在沿黄流域等地区布局50个内陆港,开通海铁联运线路100条,将出海口搬至沿黄内陆城市“家门口”。

二是推动物流枢纽协同联动。2022年济南临沂成功获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九个城市、城市群,建立省、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推进机制,印发省级奖补资金管理细则。通过3年创建,重点建设60个项目,打造小清河济南港综合货运枢纽、临沂国际陆港等 11 个枢纽集群,进一步提升济南、临沂南北联通京津冀、长三角,东西辐射沿黄流域中心城市的流通效能。目前已争取中央资金20亿元,加州通达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等13个货运枢纽项目、临港铁路物流园永峰专用线等6个集疏运项目、小清河绿色智能船舶等9个设备升级项目和山东港口“陆海通”数字物流平台等 4 个信息化项目已投入运营。实施“济南总部+临沂生产”模式,培育了济南临沂新能源货运专线,“公路+冷链班列”“国际海运+国内铁路运输+新能源重卡短驳”等运营模式已初步构建“双城协同、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

三是强化多式联运示范引领。2017年起,我省在全国较早开展了省级多式联运试点工作,启动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参与企业达到60个2019年,我省组织130余家龙头企业、协会、科研机构成立了山东省省级多式联运发展企业联盟,探索多式联运新路径、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行业联盟平台作用,推动业务模式的创新。国铁济南局与日照港、烟台港、莱钢集团、永锋钢厂实现了海铁联运、路企信息共享。2020年,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启动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实现“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5%以上持续深化“一箱到底”,使用35吨宽体箱,海铁、公铁联运全程不开箱、不换箱。截至目前,我省有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示范工程创建(全国最多)其中2个项目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命名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海铁联运方面已形成“全程联运提单”、跨关区“内陆港一单制”、CIFA“一单制”模式;公铁联运方面形成国际公铁联运“一单制”、国际公铁水联运“一单制”、CIFA“一单制”模式。通过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引领带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等,多式联运山东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多式联运联通的有关市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是加大重点领域扶持力度。省政府连续印发多批政策清单,制定国际海运、航空货运航线扶持、小清河航运市场培育、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报批奖励,优先保障疏港铁路合理用地需求等措施。连续四年将多式联运“一单制”纳入省政府政策清单,协调省财政列支8400万元对试点企业给予300万元/个的以奖代补资金。2024年新增多式联运“一箱制”奖补,筹集2000万元,对港口内贸海运多式联运“一箱制”业务,给予最高600元/标箱补贴,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物流发展环境。

下一步,我厅将参考借鉴提案内容,充分发挥交通物流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继续推动物流枢纽通道网络互联互通、物流枢纽城市间协同联动、多式联运标准规范、数据共享等,为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延伸贡献交通力量。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4731


责任编辑: sdjis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