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四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4-07-18 8:33

省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从“四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第13020175号)收悉。我厅会同省大数据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于我省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强劲引擎,我省深入开展“工赋山东”专项行动,深化产业数字赋能,提标提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达118.4,居全国第二。

一、培强企业转型动力。一是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围绕“研产供销服”打造多层次、多领域典型案例,目前,我省已培育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700余个,省级智能工厂977个,获批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6家、智能工厂35个,带动同行业企业加快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应用。二是开展培训激发转型意愿。突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把手”工程,聚焦尚未转型和处于转型关键期两类企业负责人,分类开展“普及培训”和“提升培训”,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方式,“线上+线下”累计培训企业25.3万家次,有效提升企业家数字化思维能力。三是全面诊断摸清企业需求。制定发布山东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体系,引导企业线上免费诊断,全面了解企业转型阶段及地区整体水平。区分未转型企业和已转型企业,分别建立“一企业一档案”“一项目一档案”,在入企诊断、供需对接等方面“一对一”服务,加大资源要素供给,助力快速提标。

二、加大转型供给力度。一是做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健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培优工作体系,成功创建全国第二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培育“卡奥斯”等国家级平台46个,国家级平台数量全国第一,累计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省级重点平台216个,重点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超300万家。二是建立服务商资源池。在全国范围内严选具备核心服务能力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区分网络标识、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技术改造等5大类型,汇总形成包括800余家服务商资源池,为工业企业提供专业、精准、高效数字化服务。三是做强数字化产品库。面向数控机床、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需求,加快智能制造硬件和高端工业软件研发,累计打造首台(套)技术装备2006个、首版次高端软件1232项。引导服务商打造一批“先免费试用再购买”的“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遴选发布首批产品203个。

三、强化转型要素支撑。一是创新融资服务方式。搭建了山东省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公共数据以“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方式,向金融机构定向开放,支持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数字画像”,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平台已开放27类数据,支持融资2700亿元,特别是帮助7万户小微企业在不抵押房产的情况下增加授信28亿元,以“数据要素+征信能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释放数据要素效应。深入实施数据赋能专项行动,培育“晨星工厂”2332家;6个项目获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二;546家企业通过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三是持续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加大新产业、新职业职称设置力度,增设大数据工程、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10余个新职业职称。在全国启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目前已举办4期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班,培训数字领域人才217人。

四、提升转型服务水平。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涵盖12部门的省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成立数字经济办公室,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省数字经济发展办公室作用,分月度统筹协调、调度汇总全省情况,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切实解决企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二是加大财政激励。持续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2023年统筹资金6.18亿元,综合采取贷款贴息、设备奖补、股权投资等方式,引导激励制造业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统筹中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资金,推动试点城市细分行业规上企业“应改尽改”,规下企业“愿改尽改”。三是打造典型场景。创新开展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68个,聚焦4大行业20个细分行业共性需求,按照“行业张榜、联合揭榜”思路,鼓励服务商与应用企业共同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场景,以场景牵引加速同行业、同类型企业转型升级。

贵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并充分吸纳至我省拟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拟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四端”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工作措施、完善激励政策、提升服务能力,提速推动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进一步挖掘需求。持续开展数字化转型标杆打造,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一批5G工厂、智能工厂,支持链主企业带动开展链式转型。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加速规模转型。持续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全面提升转型意愿。二是进一步做强供给。支持服务商开展“小轻快准”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做大做强服务商资源池,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作用,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三是进一步夯实支撑。深化实施数据赋能专项行动,持续把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加快数据服务生态建设,持续组织企业开展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新模式,在金融服务等领域探索开展授权运营试点,进一步助力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体验差等难题。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充分发挥省数字经济发展办公室作用,定期研究解决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大问题。持续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支持打造一批先进使用、可复制推广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7月1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0531-51782669)

责任编辑: 闫霄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