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车宝臻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外贸易企业金融支持的建议》(第13020847号)提案收悉。现结合职能,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解决中小微外贸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商务厅、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省委金融办等部门加强政策创新、优化惠企服务,联合担保、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助企融资和风险保障政策,开展了多样化的惠企活动,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
(一)推动政策创新,健全助企融资机制。
面向上年度出口额在2000万美元以下且总营业额在2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山东省“鲁贸贷”融资业务实施办法》,通过建立“政府+银行+信保”合作机制,以政府出资建立专项风险补偿资金作为承办银行贷款增信手段,向企业提供不高于央行基准利率(4.35%)的贷款,并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发生的风险按上年度出口额分档给予相应补偿,贷款本金损失由政府、银行、信保三方共同分担。对上年度出口额300万美元(含)以下的外贸企业贷款,按信保赔付后本金损失的90%或变现质押物后本金损失的50%进行补偿,单户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对上年度出口额 300-1000万美元(含)之间的外贸企业贷款,按信保赔付后本金损失的80%或变现质押物后本金损失的 30%进行补偿,单户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对上年度出口额1000-2000万美元之间的外贸企业贷款,按信保赔付后本金损失的70%进行补偿,单户不超过800万元人民币。通过各方合理共担风险,提高承办银行向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的积极性。目前“鲁贸贷”承办银行已扩展到28家,承办保险机构已扩展至3家。
面向最近12个月累计进口额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资源能源性商品、机电高技术装备和农产品等重要民生消费品进口企业,山东省商务厅、省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会同省农担公司、省担保集团共同制订了《山东省“齐鲁进口贷”业务实施办法(试行)》,依托现行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其中,符合省农担公司业务的适用“惠农进口贷”,担保费率不超过0.75%/年,符合省担保集团业务的适用“普惠进口贷”,担保费率不超过1%/年,承办银行提供不超过6%的优惠贷款利率。
面向进口大宗资源型商品、食品、农产品且保额超过1000万元的生产型企业,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财政厅、青岛海关、济南海关联合制定了《山东省关税保证保险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提供“关税保”服务的保险机构出险后的损失给予风险补偿,对相关保险公司全省年度赔付总额超过“关税保”年度保费收入150%以上、200%以下的部分,由财政承担30%;赔付总额超过保费收入200%以上的部分,由财政承担20%,从而降低保险机构的风险损失程度,恢复和提高保险机构利用“关税保”支持企业稳定进口的积极性。
面向进出口额在20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微外贸企业,为提升其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财政厅、外汇管理局山东省分局、省委金融办联合出台了《山东省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增信服务试点管理办法》,通过建立“政府+银行+担保”的运作模式,由承办银行提供汇率避险产品,由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费年化不超过2%的汇率避险担保服务,银行免除企业汇率避险保证金,担保费由省财政与企业所在地财政给予全额补助。通过“汇率避险增信服务”政策,有利于提高我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提升中小微外贸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能力。
面向资产不足、抵押贷款难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山东省商务厅联合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开展保单融资扩面增效行动,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分担作用,引导银行结合外贸企业需求创新保单融资产品。因资产不足导致办理抵押贷款难度大的投保企业,可以依托信用保险保单的融资增信功能,以保单赔款权益转让为条件,提高金融机构接受度,获取“纯信用、无抵押”的融资支持。
(二)凝聚商务金融合力,打造“商务+金融”品牌。
一是广泛开展惠企服务。2023年省商务厅牵头,会同省财政厅、省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举办了全省“商务+金融”共促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接会,联合10余家金融机构开展了“商务+金融”惠企宣讲服务对接7个专场,今年省商务厅联合省委金融办发布了《“商务+金融”2024年行动计划》,组织了“商务+财政+金融”宣讲对接会和全省商务金融政策宣讲会,联合金融机构面对面宣讲金融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二是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组织开展“齐心鲁力-助企惠商”金融支持专项行动,实施“首贷培植”和“信用贷款提升”两大工程,拓宽小微企业首贷户覆盖面,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至2023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3个百分点。
三是加大力度普及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牵头举办各层次宣讲活动700余次,发挥自律机制牵头组织作用和银行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到1.1万家企业开展实地宣讲。分类施策推进清单式管理。对重点企业、“未办户”、“首办户”实行差异化服务,企业管理汇率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强化政策落实落地。在“商务+金融”通力合作下,山东省商务厅、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省委金融办等部门积极创新路径,推动政策宣传和督导机制,各项商务金融政策稳步落实推进。2023年全年,在“商务+金融”政策机制下,各金融机构共向全省商务领域企业投放6410.12亿元,较年初承诺目标增长38.45%。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深化“商务+金融”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与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密切协作,健全助企融资、风险保障等政策机制,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加入商务助企融资队伍,凝聚政、银、担、保多方合力,争取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二是持续健全政策协同发力机制。深化金融伙伴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创新,开发更精准、更便利的金融产品。深入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应用,引导更多银行通过平台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助力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充分发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打通省级数源部门和各类数据资源,对企业信用进行“数字画像”,智能匹配企业融资需求和金融产品。三是抓好政策宣讲和督导推动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力度开展惠企宣讲、融资对接服务,提升政策知晓率和企业获得感。强化商务金融政策督导调度,提升政策执行质效,力争2024年全省商务领域信贷支持规模达到7000亿元。
山东省商务厅
2024年5月24日
(联系处室:省商务厅财务处
联系电话:0531-5176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