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010173号
提案的答复
刘德明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交通基础设施不仅“高大上”更要“精细美”的建议》收悉。对于您指出的机场、高铁站、城市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有超前设计理念、强化省会战略和意识的建议,我厅高度重视,组织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省机场管理集团、山东铁投集团、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机场问题
您指出省内机场在出发通道、商务贵宾室及餐饮服务、停车场设置等方面存在设计理念落后问题。目前,全省共建成运营运输机场10个,部分机场建成时间较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方面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品质出行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992年建成通航,2005年建成投用新航站区,主航站楼已运营使用18年,虽然陆续实施了南、北指廊建设,受发展空间和设施条件制约,服务能力不足问题依然凸显。近年来,聚焦“四型机场”建设,全省持续加大民航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一批新建迁建和扩能提升项目陆续实施。2021年8月,青岛胶州国际机场转场运营成为全省首个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地铁、城市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全通型、立体化、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被民航局列为首批智慧机场示范工程。正在实施的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被交通运输部列为航空主导型智慧综合客运枢纽示范工程,同时烟台、临沂、济宁机场等加快建设。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高起点开展规划和建设工作,由中国工程院崔愷院士和何镜堂院士团队,联合民航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新加坡樟宜机场署等国内外顶尖设计团队,结合济南历史文化和区位特征,以“山、水、林、泉、石”为核心,以建设“四型机场”为目标,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绿色低碳技术,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彰显山东特色、体现齐鲁风韵的城市新地标,总体规划方案两次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根据规划,新机场航站楼出发通道将扩增至8车道,商务贵宾室将升级为总面积7300平方米的商旅服务中心和总面积6368平方米商务贵宾区。将新建26.5万平方米的停车楼,地上四层、地下二层,分层设置私家车长时和短时停车区、智能机器人引导停车区、网约车停车区、员工停车区、租赁车辆停车区等,机场停车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二、关于高铁站问题
(一)关于高铁站房设计。济南东站南广场在具备服务交通和服务城市双重属性,为了体现站城一体格局,设计中创新性地将南侧进站高架桥内置于站房与铁路车场之间,最大限度地密切了站房与城市间的联系,既实现了乘客便捷换乘,为旅客提供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进站条件,又充分利用站前空间商业资源。对您提出的“环境阴暗,旅客下车后要通过‘后门’进入”问题,我们将督促相关单位尽快对通道照明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将设计效果和乘客体验充分融合,提升出行舒适度。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各种交通设施规模依据客运总量、交通出行结构等综合确定,济南东站结合国内高铁站建设经验设计,通过综合分析和预测,采取5条进站车道方案,以加长车道及中央落客岛长度,满足乘客进站需求。从当前客流实测情况看,与设计值基本吻合。下一步,随着济南东站北站房启用及济南地铁系统的持续完善,济南东站南站房高架通道压力将逐步改善。
(二)关于购票和贵宾服务。济南东站设计人工售票窗口42个,其中南站房18个,北站房18个,出站通道6个。统计数据表明,当前高铁互联网购票占比持续增大,窗口购票占比呈现下降趋势,济南东站将根据客流变化情况,通过动态加开售票窗口等形式满足旅客购票需求。济南东站车场为13台27线,车场南北纵身较大,考虑候车条件及便捷候乘需求,将候车厅、商务候车等功能主要设置于铁路线路正上方,在高架候车厅设有商务候车室2个,临近检票口设置,东西两侧进站通廊兼顾快速进站通道。济南站既有面向广场设置商务候车区一处,内设商务候车室11间;济南西站于2021年9月在落客平台层新设商务候车区一处,内设多个功能区域,面积约1000㎡,为商务座旅客提供独立安检、专区候车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商务座服务品质和旅客出行体验。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对接沟通,进一步优化历城站商务候车厅设置,充分利用资源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关于济南市城市交通问题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着眼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最迫切的交通拥堵点位、路段,着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深化交通影响分析,谋划实施道路建设。
(一)立体交通规划建设问题。针对医院、商圈等机动车与行人过街流量较大的路段及路口,通过增设立体过街设施、优化地面交通组织的方式,减少交叉口慢行过街与机动车右转冲突节点,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和行人安全。陆续建设完成了齐鲁医院、中心医院东院区、工业南路彤霞路、工业南路正丰路等7个立体过街设施。通过增设上下匝道,均衡快速路与地面路机动车流量,陆续增设了顺河高架桥经一路下桥匝道、二环东高架桥解放路西侧上桥匝道。
(二)公共停车位建设问题。全面开展城市停车资源普查,包括停车设施普查、停车特征普查、停车资源信息系统、停车供给能力评价等,完成停车设施普查点11318处,泊位数233.66万个,抽样完成典型停车场停车特征调查135处,完成188373条车辆进出记录统计,搭建了停车资源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和停车资源信息系统,初步编制完成《济南市城市停车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范围为市域城区范围,规划期限至2035年,主要包括现状停车资源分析评价、停车发展目标及策略、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停车治理专题研究等内容。现阶段共规划公共停车场700余处,约可提供23.5万车位,近期公共停车项目库规划停车场约可提供3.4万车位。加快完善公共停车场建设政策,起草完成了《关于加强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推动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参与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实施细则》等文件。
交通运输是服务性行业,直接关系民生、联系千家万户。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牢牢把握“现代化开路先锋”战略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中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对标对表,学先进、做先进,以超前的理念推动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强省会战略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3年 8月2日
关于我省交通基础设施不仅“高大上”更要“精细美”的建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