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区域内产业链,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民营企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厅高度重视您的提案,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现答复如下: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处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我省坚持把中小企业培育壮大和民营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所需所盼所愿,坚持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卡位入链、融资增信、惠企服务、纠纷化解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中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加快修订完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配套十大专项行动等创新性、开拓性惠企措施,打造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2场活动受众近100万人次,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政策宣传、解读、咨询等服务。在全面实施《山东省民营企业促进条例》的基础上,紧跟中小企业发展形势,推动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草案)》。条例扩容至9章59条,在创业扶持、创新推动、财税支持、融资促进、市场开拓、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是建强成长帮扶体系。高水平建设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对入库企业建立省、市、县三级账号体系和工作台账,开展精准培育和成长帮扶,并实现培育认定项目企业自主申报和逐级线上审核。与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撑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协调国家专业力量来我省分区域、分行业开展政策宣讲、问题调研和申报辅导,进一步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精度实度。举办山东省2023“十链万企”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发布《山东省“十链万企”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2023年行动方案》,加强“链主”企业与链上中小企业供需对接。2022年举办11场省级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指导各市县开展200余场活动,融链固链创新性做法被山东卫视等各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三是汇聚金融活水。用足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工具,为广大民营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推动金融惠企政策落地实施,制定印发支持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等高成长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首贷培植、供应链金融、中长期贷款等特色金融服务。规范提升企业应急转贷服务,指导省平台制定实施备案机构跨区域经营管理办法,启动开展第十三批机构备案工作,优化提升覆盖16市225家备案机构的全省企业应急转贷服务体系,签约合作银行174家。推进产业与资本有效对接,深入开展“齐鲁企舞”基金投资活动,征集推送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创新产品和典型案例50余个,指导市、县(市、区)工信局围绕标志性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创新开展供应链融资、集群(园区)贷、融资租赁、并购重组等特色金融服务。
根据您的意见建议,结合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产业链实际情况,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上加力提效,以更大力度完善制度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不断完善发展民营经济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围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数字化赋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持续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1+N”政策体系。加强《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宣贯,全方位保障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统计制度,探索简便、可行的数据统计路径方法,研究制定全面反映民营经济运行现状的数据月报,为研判形势、制定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产业生态。加大产业链供应链统筹建设力度,统一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系统制定锻长板、补短板清单,集中优质资源精准加力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以更高的质效提升民营经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提质行动,逐市逐县开展培育指导服务,对获评县(市、区)建设效果进行评价,汇总梳理典型经验,进一步优化评比指标体系。开展特色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面向全国遴选优质服务商组建服务资源库,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服务行”系列活动,推动解决制约集群发展的瓶颈难题。
三是提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能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聚力做实做强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聚合强力金融资源支持我省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重点融资项目库、投融资机构资源库,进一步完善提升先进制造业投融资对接平台各项功能,汇集多方金融资源,为重点项目提供强有力资金要素保障。聚焦重点产业、高成长企业、重点园区,组织投融资路演推介活动,推动投融资项目精准对接和落地实施。引导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完善“线上+线下”服务网络,围绕数字化赋能、上市融资、市场开拓等10个领域,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
四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环境。深入开展各类政策宣贯活动,大力推动实施“政策找人”,全力推进补贴、税费、金融、社保、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落实,持续扩大政策免申即享范围,帮助民营企业应享尽享,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办好“创业齐鲁·共赢未来”“创客中国”“中国创翼”等赛事。实施知识产权普惠金融行动,积极稳妥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协助提升民营企业纠纷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
五是加强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有关决策部署,持续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引领和政策指导,督促其不断完善民营小微企业服务机制,加大信贷资源投入,丰富服务组织体系,创新产品服务模式。积极联动有关部门在深化信息共享、精准走访对接等方面凝聚合力,全面加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特此答复。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7月28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创新创业指导处,0531-5178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