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我厅高度重视您的建议,会同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经过认真研究,立足职能分工,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们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挥数字强省、制造强省核心优势,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呈现规模稳步增长、创新融合驱动加快、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深刻把握数字变革新机遇,把推动数字经济变革纳入全省三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事项,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涵盖12个省直部门的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的“1+N”政策体系,推动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个综合性文件,围绕先进计算、虚拟现实等制定N个工作方案。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关键指标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出台《山东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测算方法(试行)》等文件,及时监测通报发展情况,推进各市核心产业竞相发展。
(二)数据驱动产业数字化迁跃升级。制定《关于组织开展山东省工业企业数据赋能专项行动的通知》,坚持以用兴业、以业促用,聚焦我省“十强产业”和重点行业,加快推动我省工业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级开展数据采集、传输、存算、管理及应用,破除企业“数据孤岛”,以工业大数据驱动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围绕全省11条标志性产业链、特色行业产业集群,培育首批省级“产业大脑”32个、数据驱动型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538个。
(三)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力度。开展标志性产业链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跨部门对接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聚焦标志性产业链企业需求通过联合攻关、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围绕标志性产业链开展精准产学研对接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不断提升山东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产业化。实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程,围绕数字经济、数字创意、现代软件、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领域,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5个,推动高校深化产教融合。
二、下步工作打算
结合您的意见建议,我厅将会同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产业基础和基建支撑等条件,积极引导整合技术、人才、资本等产业链优势资源,加快推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工业企业数据赋能”行动,激活数据要素活力。统筹推进企业数采、数传、数存、数治、数用各项工作,深入推动数据新生产要素价值释放,深化数据融合创新应用,促进制造型企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提高企业数据采集水平,引导企业逐步实现生产、研发、经营、运维等全流程数据汇聚。增强企业数据传输能力,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互联互通的安全传输通道。完善企业数据存储能力,加快工业企业边缘云建设,鼓励企业采用“云-边-端”协同模式,推动存储资源与计算能力的智能编排和统一管理,实现算力泛在供给。提升企业数据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咨询、评估、培训及技术服务体系。深化企业数据融合应用,支持企业开展智能车间、工艺改进、数字孪生、供应链协同、行业数据建模等创新应用。
(二)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工作,促进创新平台跃迁升级。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领域科技型企业培育,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支持信息技术、制造业领域科技型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度,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聚焦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优势科研力量,整合集聚各方面资源,加快争创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施“百城牵手万项”活动,推动数字经济项目落地。把项目招引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面向全国、全省征集遴选数字经济优秀数字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定期发布导向目录,通过供需对接、滚动入库、打造标杆等形式推介重点项目,2023年,计划举办30场左右数字经济项目推介活动,持续向各市、县送项目、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送人才,推动1000个以上数字经济项目在全省落地。具体工作中将建立“七个一”落实机制,即建立一个推介项目库、建立一个支撑性智库、建立一个活动策划团队、建立一个活动工作流程、建立一个项目进展台账、建立一个长效服务机构、建立一个项目落地清单。
(四)人才培育与科技创新协同推进,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主动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需求,谋划由高水平大学与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牵头,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参加,分产业链、分区域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绘制产教对接图谱,制定“四链融合”实体清单,建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产业链和区域发展中的难点、卡点,集聚产业、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开展联合攻关、共育人才,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感谢您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给予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7月2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产业推进处,0531-5178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