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风云委员:
感谢您对黄河开发、生态保护及流域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黄河开发、生态保护及流域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省政协十二届五次第12050410号)收悉,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您在提案中提出了黄河河道抬高、沿黄涝洼地使用、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乡村经济发展薄弱、私人资本进入农村流转土地、国有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没有找到着力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治理方案思路暂未形成等七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涉及我委职能方面的问题和建议,我委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专题研究,对省属企业参与黄河流域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细致摸底,并征求有关省属企业对提案的意见建议。我们认为,您提出的建议对黄河开发、生态保护及流域乡村振兴工作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省国资委下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在山东境内沿黄流域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黄河山东段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1.5%,从东明县入山东境,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等9市、25个县(市、区),涉及区域广阔。截止目前,6户省属企业在黄河流域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39个,计划总投资731.46亿元,已累计投资313.07亿元。
(一)组建黄河生态发展集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黄河流域资源禀赋和地方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导入产业、落地项目,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地落实,省国资委指导山东土地集团(以下简称山东土地)牵头组建山东黄河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生态集团”),为山东土地二级权属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山东土地计划以黄河生态集团为统筹协同主体,其它权属公司配合,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合力实施黄河国家战略系列项目。
(二)搭建黄河流域地企交流平台
为响应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省国资委分别于6月8日和6月22日,同德州市委市政府、东营市委市政府组织中央驻鲁企业(含银行)、省属企业及科研院所在德州、东营分别举办了“融入京津冀 国企德州行”“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央企省企东营行”活动。两次活动紧紧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参观考察,举办重点项目推介,进行重点项目签约,召开“央企省企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围绕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政、企、金、研、学纷纷献言献策。共有20余家中央企业、30余家省属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及两所大学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德州行现场组织项目签约40个,总投资241亿元,其中涉及乡村振兴项目6个;东营行组织现场签约项目18个、非现场签约项目35个,投资总额约850亿元,其中涉及乡村振兴项目10个。黄河生态集团在东营行活动中举行了揭牌仪式。下一步,省国资委将继续在黄河9市深入开展企地交流对接活动,搭建黄河流域产业合作,特别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交流平台。
(三)以黄河流域为重点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样板
一是传统农业突破升级,有力服务农业强省建设。全力守护黄河流域内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山东种业优先布局农作物种业、果蔬种子种苗、畜禽水产种业、昆虫微生物种业四大种业产业,聚力打造农业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两个服务平台。在济南建设山东(国际)种业科技园,覆盖农牧渔种业、“育繁推”全链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国家级智慧种业园区;在东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耐盐碱作物育种实验室,推动国家提出的“由主要治理盐碱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的要求落实落地。水发集团以打造绿色高效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为动力,以产业集群协同推进为方向,创造出大型企业集团参与乡村振兴的特色模式。其中,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个,在德州水发庆云农业产业园拥有各类温室超过30万平方,以“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7000多人创业就业,助力2000多户家庭顺利脱贫,辐射周边20余万农户种植果蔬。建设水发渤海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利用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互联网的创新模式,辐射周边100公里区域范围内的集农副产品的集散、交易、价格形成与信息互通的农产品供应链市场,可容纳2000个经营业务,增加就业5000人,为全县百家农业企业,千家合作社、十万果蔬农民提供农产品存储、交易、物流等服务。
二是“多规合一”综合整治,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山东土地坚持以“多规合一”基础上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三大融合(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主要标志。在美丽村居建设中,配齐水、电、气、暖、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卫生院、幼儿园、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污水处理、生物质发电等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村庄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德州平原街道的“近郊城镇化模式”、菏泽鄄城红旗社区的“三区(社区、园区、景区)共建模式”等不同类型的样板项目;德州夏津平安湖小镇专门建设120+40㎡户型,120㎡上下两层供年轻家庭居住,老人在40㎡的平房内,单独开门设院,既方便子女照顾老人,也方便老人起居,农民住房得到质的提升。
三是贯通链条提升价值,让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山东土地引领农民更多更好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实现订单农业有“订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风险防范有“基金”、参股经营有“红利”,获得新型民居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高。省农信社、恒丰银行等开发“兴农贷”“宜居贷”“先锋模范贷”“治理有效贷”“富民贷”“好粮快贷”“大棚贷”“大蒜贷”“苹果贷”“核桃贷”“鲍鱼贷”等系列新型农业贷款产品,涉农贷款余额近万亿元。山东农担研发国内首个线上版“农耕贷”,为春耕备耕提供担保近百亿元,有效破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山东文旅成立泰安乡村振兴学院,筹建齐鲁乡村振兴学院,实行“开放式、开发式、开门式”办学,截至目前举办各类职业农民、农业干部培训班200余期,培训4万余人次,与时俱进知识赋能。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国资委将认真吸纳您提的意见建议,积极发挥好职能作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引导省属企业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后续扶持、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
二是指导省属企业进一步加强企地合作。引导主业相关,产业链条相关的省属企业,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在黄河流域内投资兴业、技能培训、吸纳就业,为黄河流域区域产业发展贡献国企力量。
三是指导山东土地及黄河生态集团等主业相关的省属企业,按照“全域式、链条式、打包式、一体化”工作思路,结合黄河流域资源禀赋和各地各级政府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因地制宜为政府开展土地整治、导入产业、落地项目,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特此答复。
山东省国资委
2022年8月31日
(联 系 人:刘 晔
联系电话:5176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