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第三代半导体电控系统”在山东落地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结合各单位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目前,山东省拥有第三代半导体企业40余家,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总体看,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特别是SiC晶体材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逐步形成了衬底材料、外延材料、器件设计制造、封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仍存在一些如产业化能力不足、产业生态尚未健全、专业人才短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实施“四三三”强基行动,即抓好顶层设计、企业培育、应用生态、人才引培四个基础方面;强化关键材料、芯片器件、封装测试三个产业环节;建设公共服务、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三个支撑平台。在“四个基础”方面,一是抓好顶层设计落实,已印发实施《山东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二是抓好优质企业培育,围绕SiC、GaN等晶体材料、功率器件和模块、照明与显示器件和下游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壮大细分行业领军企业。三是抓好应用生态拓展,突出整机带动、应用牵引,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用协同发展。四是抓好人才引进培育,积极推动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支持高校加强电子信息、微电子、光电信息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争取国家集成电路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专项,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在“三个产业环节”方面,一是强化关键材料攻关,支持各企业加速推进大尺寸SiC、GaN等单晶体材料生长及量产技术。二是强化芯片器件设计制造。搭建研发、仿真设计平台,大力发展基于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功率、射频、以及微型发光器件及芯片设计产业。三是强化封装测试技术水平。重点支持济南半导体元件实验所、鲁晶半导体、元山电子、烟台台芯电子、威海新佳电子、山东芯诺电子等开发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芯片的封装测试技术。在“三个支撑平台”方面,一是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搭建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实体研发创新中心,深入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验证、测试等,提升研发水平和效率。落实《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细则》。二是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推进高校及研究院所科技成果与产业的对接。三是建设产业孵化平台。支持企业、高校、产业园区等按照新型研发模式推动建立产业研究孵化机构。
省教育厅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强高校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专业建设。深入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在电力电子、电气、半导体材料类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指导各高校强化电力电子、电气、半导体材料等相关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质量;鼓励高校增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封装技术、柔性电子学、智能测控工程等专业。二是加强高校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发和应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产教联盟等,依托第三代半导体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吸引和引进一批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培养一大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发和应用人才。
感谢您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08月1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电子信息产业处0531-5178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