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金融工作的关心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为山东参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增添绿色金融动力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按照国家有关部署要求,结合自身职能,围绕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推动建立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大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力度,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关于绿色金融发展
近年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为我省绿色金融发展持续注入绿色新动能。2021年7月,我局印发《山东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和发展绿色金融组织等三个方面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成立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研究院,聚焦山东转型发展之急,围绕金融支持低碳发展、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努力打造理论研究的新高地、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服务山东绿色发展的新智库。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工作,威海市按照“边申报边实践”要求,扎实推进威海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截至2022年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0225.15亿元,较年初新增2140.49亿元。
下一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持续优化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和服务方式,针对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绿色低碳发展、陆海联动开放等重点任务,通过银政企对接、推动战略合作、鼓励金融创新等措施,强化全方位金融支持。支持农业银行绿色金融研究院围绕山东转型金融等领域开展专题研究,探索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及产品创新。
二、关于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会同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保监局、山东证监局等14个部门单位,制定出台了《山东省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有效发挥金融服务促动功能,聚焦对接重点任务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安全发展,强化相关工作机制保障,提出了12条意见措施。一是加强政银企联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持续畅通融资渠道。截至6月末,沿黄9市贷款余额56918.8亿元,比年初增加4161.04亿元,同比多增594.66亿元。二是优化金融辅导和管家服务,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体育局等部门开展金融辅导助企纾困集中行动,组织各市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活动,稳步扩大“金融管家”试点范围。截至今年6月末,沿黄9市共有61993家企业纳入金融辅导、较年初增加1755家,其中结对辅导企业22654家、较年初增加824家,已累计解决融资需求3560.91亿元。三是加快推动沿黄地区交易场所建设,指导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数字化交收仓库,为大宗商品的交收提供系统支持;指导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做好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推出“云”模式服务,完善市场功能。截至目前我省沿黄9市共设交易场所9家,1-6月实现交易额3111.53亿元。四是注重做实资本市场谋篇布局。发展直接融资改善融资结构,用好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直通车机制,推进企业上市“县域突破”,鼓励股权投资和债券融资。组织实施“上市倍增计划”“县域突破工程”“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将上市增量指标纳入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2021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37家,比去年全年多8家,创最近十年新高,沪深新增上市创我省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全省股票、债券两项直接融资达8597.48亿元,同比增长14.86%。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沿黄9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59家,其中今年新增上市公司3家。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推动扩大沿黄地区金融资源供给,按照市场化原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继续提升金融辅导和管家服务,在全面深化对现有辅导企业服务的基础上,对生态环保产业百强企业实施优选辅导,分类施策、提高实效。稳步扩大金融管家试点范围,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改善沿黄地市园区、乡镇金融服务。深入挖掘黄河流域内上市后备资源,加强培育培训服务,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生态环境、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私募基金等方式融资发展。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1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