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山东制造业向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升级的提案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2-06-30 10:20

张开兴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山东制造业向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升级的提案答复如下: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和山东制造强省的主攻方向,对于推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我省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坚持从供需双向发力,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和水平。一是强化智能制造装备供给能力。2021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8.7%,两年平均增速32%,新培育认定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71项,累计超过300余项,汽车冲压生产线、车身焊接机器人、纺织印染成套生产线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济南二机床大型全自动汽车冲压生产线出口海外多个国家,中标福特汽车美国工厂;软控橡胶智能成套设备居全球行业首位;翼菲自动化作为机器人本体企业自主研发高速并联机器人,成功进入世界500强供应商名录。二是强化试点示范提升应用水平。通过设备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要素保障等多渠道支持和引导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立“市级-省级-国家级”智能工厂梯次培育体系,示范效果突出。青岛、潍坊、威海、济宁、东营等市累计培育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超千个;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43家;2021年度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2个;建设潍柴、海尔、青啤世界灯塔工厂3个。新建智能工厂与智能化技改项目帮助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9%,能源利用率提高19%,运营成本降低25%,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5%,产品不良率降低29%,能耗降低19%。目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8.2%、8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和12.9个百分点。三是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加大制造业留抵退税力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基金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1月底,我省已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产业基金21只,共投资382个项目,投资金额达21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014亿元。2021年,省级统筹科技领域资金 7.55 亿元,对包括数字智能制造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34 个重点项目实施资本注入,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3 倍以上。2021-2022年,省级科技投入逐年增长 10%,2022 年达到145.2亿元,是2018年的4.5倍。四是强化生态体系建设。2018 年以来,累计落实资金4.15亿元,先后实施支持小升规、瞪羚、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跨越民营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奖励政策,出台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认定办法,支持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常态化组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提供诊断服务,围绕企业培育、平台建设、能力评估、机构支撑等方面着力打造“多位一体”生态体系。山东省联合智能制造研究院、泰安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浙大山东工研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先后成立。济南、青岛、泰安、淄博等机器人协会或联盟组织蓬勃发展,济南市机器人协会成员已覆盖13个省市,2021年协会成员内循环合同突破10亿元。

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代表所提意见建议,在继续扎实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供给能力、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和优质服务。一是加大对“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健全以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主体的梯度培育体系,完善省市县三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发掘吸纳10000家以上具备条件和潜力的不同成长阶段优质中小企业入库梯度培育。积极研究推进“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对高成长性、上市意愿强烈、近3-5年可能上市的企业给予股权投资支持。研究制定“创新服务券”支持办法,严选服务机构、配券产品和领券条件,支持企业围绕创新和技术、数字化赋能、工业设计等方向提升能力,按照服务额度比例,单张服务券最高补贴5万元。二是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强化智力支撑。依托泰山领军人才、重点产业链尖端技术人才等计划,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成立山东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和服务团队。支持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三是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和政府资金多元化支持作用。积极向基金管理机构推介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相关项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我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省财政将根据财力增长情况和产业发展需要,统筹用好工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发展等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项目的实施,支持引导有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和能力的产业园区、“十强”产业协会等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加大数字智能制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五是持续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抓好相关税收政策落实,推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支持我省制造业向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鉴于税收政策制定权限在中央,针对提案中提出关于制定数字智能制造税收减免政策的建议,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调研,适时对上反映争取。

特此函复。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06月30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产业处 ,0531-51782625)

责任编辑: 闫霄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