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2-06-30 10:20

许健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我省面临的产业布局分散、项目质量不高、核心资源配套不足、传统车企转型较慢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全面开展项目整顿、精准补链建链强链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建议。我们对此非常重视,经认真学习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省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26家,产品涵盖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混合动力客车、燃料电池客车、各类专用车等多个种类,中国十大汽车品牌中约半数在山东设有分公司,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21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1.8万辆,同比增长611%,占全国总产量的6.1%,位居全国第五位。

(二)产业链条日趋完善。目前,我省共有144家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动力电池领域,拥有超电新能源科技、力神(青岛)新能源、威能环保电源科技等24家重点企业,新型动力电池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技术指标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领域,浦益希机电科技(德州)、精进电动科技(菏泽)、联合轲麟新能源科技(济宁)等5企业已在整车控制系统、辅机控制器及高压配电系统、电动汽车用交流电机等方面获得突破,特别是烟台东德实业在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和空气压缩机、加氢站压缩机方面填补国内空白。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瑞福锂业、海容电源材料、滨化集团、乾运高科新材料等40多家企业从事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其中海科新源材料科技的电解液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45%。

(三)推广应用成效显著。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我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2021年我省新增(挂牌)新能源汽车24.2万辆,累计保有量达到81万辆,占全国总保有量10.3%。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全省已建成加氢站23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日供氢能力达到10000公斤;推广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车辆1115辆,运营总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四)配套设施不断加强。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我省采取有力措施,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改造升级以及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系统建设,较好地推动了“车、桩、站”协调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以高速公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跨城际电动汽车出行保障网络,到2021年底,我省建成各类充换电站5479座、充电桩11.8万多个,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覆盖率逐年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等,纷纷加快在我省布局。下一步,我们将充分运用好“链长制”作用,积极协调多方面资源,进一步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由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专家智库、骨干企业等组成的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设立工作专班办公室(秘书处),具体负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常沟通协调和工作专班相关措施推进落实工作,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协调推进跨部门、跨地市、跨行业工作,形成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完善产业链条,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有效带动产业培育,围绕比亚迪济南新能源整车及动力电池、枣庄欣旺达锂电池等重点项目,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设立专人点对点服务项目建设,形成周对接机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二是鼓励优势企业扩容增效,支持中国重汽、中通客车、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等国内领先的整车生产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和生产规模,不断扩能增效,利用现有渠道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打造国际知名的行业领先企业,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强度。三是加强整零对接,强化省内新能源整车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合作关系,根据新能源整车企业需求,每年组织1-2次“专精特新”供需对接会,构建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套、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韧性。

(三)加速区域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发挥济南、青岛两市产业基础扎实、配套体系完善、商贸物流发达、市场辐射较广的优势,集中打造济南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和青岛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同时,依托现有基础,建设烟台、日照、德州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和淄博、聊城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群。加大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力度,建设山东半岛“氢动走廊”,走廊内企业重点聚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强化科技研发、攻克关键技术、加快示范推广,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发展路径,形成“研产供用”一体化发展体系。

(四)促进推广应用,提高品牌知名度。一是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省内汽车企业研发推广适合农村居民出行需要、质优价廉、先进适用的新能源汽车,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让利,适时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三四线城市和县乡镇村汽车市场需求,扩大汽车消费、改善农村出行条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能源汽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作用,组织业内专家解读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成本优势,提高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三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联合省相关部门积极扩大专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鼓励城市物流、道路客运、巡游出租、市政服务、环卫、通勤等领域用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积极引导私人消费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消费,积极树立电动化交通和低碳出行理念。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06月30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产业处 0531-51782577)

责任编辑: 闫霄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