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对德高端合作平台的建议的提案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2-05-27 16:10 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致公党山东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打造对德高端合作平台的建议》的提案(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050060号,以下简称《建议》)收悉。感谢致公党山东省委员会对山东商务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省商务厅对提案答复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建议》进行研究,逐项落实具体措施。德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众多高端制造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山东与德国产业契合度高、互补性强,《建议》关于对德合作的方向找的准,措施提的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行性。为更好推动《建议》落地落实,现结合我厅职能,就对德经贸合作情况及下步重点工作答复如下:

一、山东对德经贸合作情况

(一)双边贸易情况。德国是山东在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自疫情发生以来,山东与德国双边贸易保持较快增长,体现了对德贸易合作的较强韧性。2021年,山东与德国进出口额673.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457.1亿元,增长23.4%;进口216.2亿元,增长1.6%。今年1-4月,面对国际贸易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山东与德国进出口整体保持平稳,实现进出口金额204.2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出口143.1亿元,增长13.5%;进口61亿元,下降20%。

(二)双向投资情况。2021年,受疫情国际蔓延、世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我省新设德国投资企业33家,同比下降28.26%;实际使用外资7704万美元,同比下降38.46%。今年以来,山东着力提升“双招双引”工作成效,依托“十强”产业加快拓展项目合作,实际使用德资实现快速增长。1-4月,我省新设德国投资企业4家,实际使用外资8784万美元,同比增长260.59%。我省备案核准对德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家,备案中方投资11万美元。截至2022年4月,我省累计备案核准对德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26 家,备案核准中方投资46.9亿美元。

(三)对外经济合作情况。今年1-4月,我省在德国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5万美元,完成营业额85万美元,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1人。截至2022年4月,我省在德国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5345万美元,完成营业额5592万美元,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600人。

二、近期对德合作成果

(一)项目合作持续深入。德国是山东在欧洲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和投资、技术来源地,双方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基础良好。近年来,山东克服疫情对国际投资的不利影响,通过开展“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精准招商模式,持续推动与德国的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通过举办全省重点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欧盟专场、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省重点经贸活动,签约对德合作外资项目16个,总投资10.05亿美元,合同外资4.99亿美元。截至目前,全省现有德国投资企业超过300家,西门子、博世、大陆、曼、费斯托、凯傲、蒂森克虏伯、麦德龙等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在山东投资发展。潍柴集团、绿叶制药等山东企业在德国投资了一批重点项目,实现了合作共赢,显示出山东与德国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和广阔前景。

(二)园区建设持续完善。山东持续推动开发区与德国等重点国别拓展合作,积极培育建设国际合作园区。2021年,山东认定了首批4家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包括青岛中德生态园、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2家对欧合作园区。其中青岛中德生态园作为中德两国政府建设的首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引领产业,先后引进14家世界500强、3800多家国内外企业落户发展。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已入驻德国大陆、意大利倍耐力等欧洲跨国公司。2022年,商务部正式复函支持济南市建设中欧(济南)绿色制造产业园,为进一步加强对德经贸合作增加了又一平台载体。济南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烟台中德新材料产业园等新的对德合作平台也按照特色化发展定位,建设推进不断提速增效。

(三)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山东驻欧洲经贸代表处位于德国慕尼黑,依托对外平台资源,不仅为了解欧洲国家投资动态、拓宽投资信息渠道提供了支撑,也为拓展与德国的多领域合作提供了路径。今年4月,由山东省商务厅、菏泽市政府、德国马格德堡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山东-德国医养健康产业合作推进会在线上举行,中德双方企业分别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等领域进行了路演,分享了业务特色及合作愿景。菏泽市与萨安州中国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山东省与萨安州的搭建了新的交流合作平台。

三、下步主要工作措施

山东将依托对德经贸合作的良好基础,围绕“十强”产业精准对接、持续发力,借鉴落实本次提案相关建议,加快打造对德高端合作平台,不断拓展与德国的经贸合作。

(一)完善产业链对德精准招商。发挥重大经贸活动的投资平台功能,通过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平台,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德国优势产业,开展对德精准项目招引,提升对德产业项目合作水平和能级。推广德国安固保险与泰山保险合作模式,鼓励省内国有企业通过股权、技术、管理等多种模式,拓展与德国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引进外资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邀请德国跨国公司参与世界500强连线等经贸活动,提升品牌活动在欧影响力。适时组织德国跨国企业开展“山东行”等经贸活动,更好借助商协会平台宣传山东投资环境,进一步叫响“选择山东”品牌。

(二)发挥重点园区开放平台功能。进一步发挥青岛中德生态园德国“国际客厅”作用,深化与德国工商会、中国德国商会等商协会合作,不断提升连接全球资源的平台优势,推进一批重点欧洲项目加快落地建设。积极推进中欧(济南)绿色制造产业园建设,以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为方向,推动中欧先进制造业开放合作,扩大生产性服务业有效供给,探索“碳达峰”“碳中和”新路径,探索绿色低碳、产城融合园区发展模式。推动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橡胶制品等产业,扩大对欧合作,吸引更多欧洲企业入驻。

(三)拓展对德友好省州经贸合作。重点加强与德国友好省州合作,进一步拓展多领域交流合作。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也是山东与巴伐利亚州结好35周年。借此契机,探索推动与巴州完善经贸促进机制,常态化开展经贸领域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深化与巴州在双向投资、贸易、技术、中小企业平台等领域经贸合作。加强与下萨克森州的合作联系,积极推动经贸往来,依托下萨克森汽车工业(大众汽车)、会展业(汉诺威展览)、物流业(威廉港)等优势产业,重点在现代海洋、高端装备、航运物流等领域加强合作。

(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围绕新形势下吸引德国投资的新标准、新要求,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建立多层级的外企服务体系。在山东自贸试验区开展涉外专业性服务仲裁、资本项下的政策突破性探索,支持国际性商事仲裁院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国外优秀律师事务所、域外法查明机构、专业翻译机构入驻,打造与德国接轨的商业环境。推广中德生态园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模式,争取在青岛设立商事国际法庭、在济南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更好保护德国在鲁投资者合法权益,夯实对德经贸合作基础。

    (五)完善重大项目推进保障机制。进一步引导省内地市、园区加强与德国的产业项目合作,明确使用外资工作导向。受国际环境、疫情及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针对部分地市招商信息不足等情况,由省级层面发挥对德平台窗口功能,搭建涵盖重点国别、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招商资源平台,推动招商信息共建共享。针对德国等重点国别投资的重点项目,建立招引直通车制度,全面推行重点项目手续代制度,优化项目手续办理流程,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加大省级开发区支持力度,鼓励省级以上开发区发挥对德经贸合作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项目财政奖补、土地指标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

 

                               山东省商务厅

                          2022年5月27日

(联系人:郭祥龙,电话:0531-51763052)


责任编辑: 信息审核员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