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明委员:
《关于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政商关系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我们认为您及联名提案者所提“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是推进政务廉洁、贴身服务企业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结合我厅职责,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情况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民营经济运行研判。围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通过企业监测平台、线上调查问卷、实地走访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研究提出针对性政策措施。我厅联合省政府办公厅、省税务局等开展深度调研5次,形成《我省“四个聚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前三季度我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小荷已露尖尖角——我省奋力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高地》《中小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稳企纾困政策落实有力有效》《中小市场主体期盼2022年助企政策在六个方面发力》等5篇山东政务信息专报,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关于我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抓“六稳”促“六保”情况的调研报告》,获得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被评为第一届省政府决策咨询奖二等奖。
(二)建设惠企政策平台,提升企业的获得感。2021年,出台《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在平等准入、创业创新、融资促进、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法治保障,是全国最早专门为民营经济立法的省份。制定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明确民营经济发展的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从2020年起,依托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惠企政策平台,目前已汇聚细化各级惠企政策41406条,按照行业和设定专属标签梳理企业388万家,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人社厅、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局等部门数据信息,对企业精准画像,由传统的“人找政策”向智能化的“政策找人”转化,实现惠企政策智能化“一键匹配”。
(三)聚焦解决服务保障难,做优做强服务体系。2021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建设工作,公布并奖励综合评价前10位县(市、区)。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42个、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23,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实施“山东制造·网行天下”专项行动,通过流量券补贴方式,举办直播订货、产销对接、超级工业城、智能制造云展会,帮助中小企业拓展网上市场。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创新“一件双办、一件双督”举措,开展政策宣传周、投诉线索“集中处理月”、清欠工作实地督导等行动,多次得到国务院减负办肯定。
(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21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新培育省级特色产业集群25家。围绕特色综合实力、发展活力、研发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对特色产业集群实施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前10位的分别给予100万元奖励。针对特色产业集群存在的研发创新、智能制造、品牌建设等方面问题,组织专家服务队,实施特色产业集群服务行专项行动,实行“一集群一专场、一企业一方案”的服务模式,开展数字化改造、人才培养、管理咨询、普惠金融、安全环保等服务活动20多场,惠及企业600多家。
(五)组织开展各类服务中小企业活动。一是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按照工信部通知要求,积极抓好活动落实,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制定总体方案,印发通知,组织各业务处室、16市工信部门、行业协会、优质服务商,积极策划多种形式服务活动,实现政策、创新技术、数字化赋能等十大重点领域全覆盖,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总结服务典型案例及企业获益案例,全方位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二是搞好专业服务对接。组织重点中小企业参加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编制工信领域企业管理咨询机构评价体系。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专题培训,截至2021年,累计培训企业家5批约150人次。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您及联名提案者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一切服务企业的理念。结合我们的工作职责,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纾困帮扶中小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积极发挥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在减税降费、融资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通过手机APP和政策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渠道对市场主体进行“立体画像”,实现“策”“企”精准匹配、精准落实。
(二)建设“免申即享”功能窗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赋能作用,以更好为企业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现有智慧工信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开发建设机关“免申即享”功能窗口,对接省政务公开平台“免申即享”(拟建)功能窗口,逐步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协同联动,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全面强化数字安全管理责任。
(三)全生命周期服务行动。建强省普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汇聚100家左右涵盖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转型、融资上市等省内外优秀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成长帮扶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成长帮扶工作台账,省“一业一策”、市县“一企一策”,精准对接帮扶。
(四)“三位一体”资本赋能行动。开展“齐鲁企舞”资本助企活动,拓展“齐鲁企舞”投融资路演平台对接功能,年度组织产业投资路演20场次以上。开展“联盟联动”服务入企活动,发挥省中小企业投融资联盟桥梁作用,为重点“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对接方案。开展“梯次上市”转板育企活动,推动齐鲁股交与全国证券市场板块合作,培育“专精特新”上市企业。
(五)发展环境优化行动。加强法治保障环境建设,抓好《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宣贯与落实,加快修订《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建设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创新工作措施,提升发展质量,2022年新增先进县(市、区)10个左右。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04月30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方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策法规处,0531-5178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