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050431号提案的答复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2-04-21 16:40 来源:知识产权促进处

曲顺兰、刘春宏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我省“十四五”期间系统性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坚持高质量引领,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计划,知识产权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更加凸显。一


是完善高价值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以高价值专利和品牌商标为导向的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将高价值发明专利列为“十四五”规划指标,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二是遴选支持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将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纳入省政府“六稳”“六保”政策清单,遴选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43项;举办“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评选高价值专利项目36项。遴选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重点项目20项;支持开展实施专利导航项目55个,服务行业企业创新创造、助力重点产业科技攻关;新增中国专利奖项目60个。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5.08万件,注册商标205.7万件,驰名商标804件,地理标志850件。

(二)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近年来,我局始终秉承“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的理念,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实施及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一是推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省政府深化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出台《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鼓励支持高校院所专利向中小企业转化,对接中小企业创新需求,畅通要素流转渠道,激活“沉睡专利”,加快专利转化实施。目前已遴选确定专利转化试点项目82项,其中高校院所28项。国家知识产权局、财政部将我省列为国家首批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省份、给予1亿元奖补资金。二是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2021年,出台专利价值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完善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保险、风险补偿机制。2021年全省新增专利质押项目2089项、金额2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6%、75.0%;烟台发行省内第二单、储架额度10亿元的证券化产品。三是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山东大学等4所高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不断推进,青岛、东营等市建立相关产业运营中心,支持运营服务机构32家,省市中心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和运营体系初步形成、初见成效。2021年专利转让、许可4.6万次。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专利库吸纳专利5.2万件,推送专利技术1.03万件,惠及企业156家。

(三)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宣传普及。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宣传普及是知识产权事业的基础支撑。近年来,我局联合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单位,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宣传普及。据统计,山东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或相关研究机构,山东大学等9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先后成立省专利代理行业协会、地理标志产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协会等行业组织。制定实施全国首个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地方标准,建设山东省知识产权人才专家库,上线开放全省知识产权课程体系共220节专业课程;持续加强线上远程教育,2021年山东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开设培训班58个、培训规模28万人次。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每年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知识产权科普云课堂、线上工艺讲堂等系列活动,深入企业、园区、学校、展会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宣传。连续4年推出“品牌山东之声”专题宣传,连续3年组织开展全省国际自主品牌培育宣讲活动近30场、培训4700余人。2021年起实施知识产权质押“入园惠企”行动,开展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政策宣讲活动480多场、惠及企业7000余家。建设商标品牌(知识产权)指导站240余家,打通知识产权宣传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持续完善全链条保护机制、构建“严大快同”保护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和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形成保护合力。与省法院、检察院等1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从强化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协同保护及信用监管等方面提出60项举措。与省法院签订并发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交流框架协议,提出16条深度合作内容。2021年共办理商标违法案件4905件、专利案件3953件、地理标志案件860件,全省打击侵权违法行为取得明显成效。专利行政裁决“1+5”工作经验入选全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典型经验。二是发挥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牵头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知识产权保护配套措施,从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完善知识产权非诉纠纷化解机制、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等方面提出14条20项创新突破举措。成立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国家保护中心7家、快速维权中心2家、维权援助中心10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2家以及人民调解和仲裁组织130余家。全省56个知识产权管理部门、57个人民调解组织、339名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网上平台,实现纠纷诉调在线对接,2021年共处理纠纷调解案件2293件。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工作入选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知识产权是支撑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我局将持续发力、优化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导创新资源向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倾斜、资助政策向高效益运用和高标准保护倾斜。聚焦“十强”产业,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供给链深度融合为核心,围绕新动能培育、传统产业提升,建设一批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实施一批专利导航项目,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力争突破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转化实施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和优良植物新品种。通过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民间非遗、传统手工艺和中医药资源等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培育和开发,助力省特色产业发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二)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效益。我局将立足知识产权综合价值的充分实现,探索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创新机制,推动高校院所完善组织管理方式,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研项目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作为创新平台、人才评价及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探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和运营机制。推进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及运营分中心布局,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落实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资金资助政策,增强专业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推动普惠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项目数和惠及企业稳步协调增长。

(三)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人才队伍建设。我局将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强化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基础不断夯实。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活动,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宣传格局,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推动知识产权学历教育,采用多种方式支持相关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训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基础研究,推动建设国家、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才和知识产权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四)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和水平。我局将积极回应各类主体创新需求,着力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诉调对接、仲裁调解对接、行政执法与调解对接及多部门会商协作机制,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打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共治的“组合拳”。打造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绿色通道”,争取在优势产业集聚区新建1-2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形成以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主,以济南、烟台、潍坊、东营等保护中心和宁津等快速维权中心为支撑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支持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快审查、快授权、快维权。

衷心感谢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4月21日



联系处室: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

联系电话:0531-51792395


责任编辑: 李文君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