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风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国企作用 打造国有企业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建议》收悉,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首先,感谢您对国有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立即对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有关国有企业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了调研。我们认为,您提出的建议对我委推动省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打造省属国有企业乡村振兴的国资样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国资委高度重视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强力推进国企改革“倒计时”。通过完善省属企业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扎实开展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内生活力。通过加大重组整合力度,推动资源向主业集聚,大力开放创新,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通过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实施监管流程再造、加快信息化监管,强化重点领域监督,进一步转变国资监管方式,提升国资监管效能。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巩固政治保障。截至今年7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9514亿元,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7.8%、28.2%;实现营业收入11691亿元,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0.6%、33.3%;实现利润总额580.8亿元,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58.7%、27.6%;实现净利润396.9亿元,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67.2%、26.5%。
三、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省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省属国资国企应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结合省属国资国企实际,聚焦“五大振兴”中的乡村产业振兴,进而带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以产业振兴为目标,指导主业相关的省属企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化、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原则,努力打造山东国资国企乡村振兴品牌。目前初步形成了水发集团的现代农业、山东土地的美丽村居建设、国欣文旅的美丽乡村建设、山东高速的智慧农业、山东种业的种业振兴等乡村振兴国企模式。
一是水发集团的现代农业模式。在土地集约化种植、农产品加工贸易、设施农业、农业大数据等方面初步搭建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相互连接,产业发展链条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聚焦“绿色、安全、高效”,开展设施农业、园区农业,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发展从田间到市场的农业专业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种植,实施大田农业,流转土地超过400万亩,合作经营土地128万亩;以标准构建、创新引领、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大宗交易、品牌营销为导向,以农业科研机构和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依托,致力农业服务引领。其中,水发航天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山东省级田园综合体、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水发金桥农产品加工基地,为鲁西南最大的大蒜及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园,改变了地方农户分散种植、分散加工、蒜水污染状况,实现大蒜价值最大化。水发鲁西南大蒜及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为鲁西南最大的拥有参与国标制定和单产品订货权的产业平台。
二是山东土地的美丽村居模式。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的实施路径落地实践,以党建为统领、以“多规合一”基础上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三大融合(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主要标志,立足本业推进“两化”新模式。一是“城镇化”,探索增减挂钩、宅基地有偿退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系列政策的有机融合,通过开发式安置实现农民“一步进城”,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二是“产业化”,项目坚持产业先导,因地制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培育导入、文旅研学融合等。其中,德州夏津平安湖小镇的“集聚提升模式”、威海荣成海洋艺术小镇的“三产融合创新模式”、德州平原张官店的“田园农旅模式”等多类型样板模式建设成型。
三是国欣文旅的乡村旅游模式。借助乡村的文化旅游资源,投入产业资金,通过专业的设计改造,将乡村变成旅游胜地。比如国欣文旅泰山·九女峰乡村度假区项目,深入践行667乡村振兴模式,即银座幼儿园进村、福瑞达养老进村、智慧零售进村、精品旅游进村、职业学校进村、国家农产品中心进村;能吃、能住、能玩、能购、能让群众富起来、能让村集体有收入;农房变客房、农民变股民、农村变景区、劳动变体验、人力变人才、资源变资本、产品变商品。目前,该项目在九女峰半山腰建起的网红书吧,已成为省内外游客向往的“网红打卡地”,泰山·九女峰乡村度假区项目也成为了山岳齐鲁样板模式的代表。
四是山东高速的智慧农业模式。山东高速集团充分发挥产业资源贴近民生的优势,以“天下果仓”项目为依托,持续打造苹果产业化经营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坚定不移推进“五个振兴”,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天下果仓”项目自2003年实施以来,新建自动化仓储30万吨,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青岛农业大学苹果研究院,拥有国家苹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级“星创天地”、山东省“农科驿站”、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东部地区的首个苹果试验站等多个平台,建设2万平米苹果文化博物馆,打造了特色苹果小镇旅游度假村新业态,建设了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种植园,拓展了苹果产业在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了以苹果产业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山东高速“天下果仓”在苹果产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成为苹果行业唯一荣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唯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农业合作示范社和国家级农业加工示范单位、唯一拥有商检授权的检验检疫分中心和国家苹果研发检测中心、第一个建立苹果物联网可追溯体系、第一个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
五是山东种业的种业振兴模式。种业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肩负着乡村产业兴旺的新使命。山东种业立足产业发展,加速在作物种业、畜牧种业、设施蔬菜等方面的产业布局,以特色农产品等为重点,突出满足全社会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筛选推广一批有市场、有前景的特色品种,形成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区,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比如鲁蔬公司,“两点一线”直销,“瓜兄瓜弟”“鲁蔬驿站”种苗服务和果蔬运营品牌深得种植户信赖,订单生产,形成了从种到菜的产业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国资委将认真吸纳您提的意见建议,积极发挥好职能作用,全面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引导省属企业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适时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相关专家、有关省属企业对国有企业参与乡村战略实施进行深入调研,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农业发展与国有企业的投资和优化发展的结合进行探索研究。
二是将您建议中提出的农民入股模式向水发集团、山东土地等有关企业进行推荐,引导企业在合适的地点开展试点工作。
三是推动国有资本向现代农业、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环境整治等能带动农村绿色发展的产业聚集,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弥补农村公共供给短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特此答复。
山东省国资委
2021年9月6日
(联 系 人:刘 晔
联系电话:8510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