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1-05-08 15:26

孙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应急管理厅组建以来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应急厅组建后,迅速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山东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框架(2019-2022年)》和《山东省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指南》,推动全省应急管理信息化一盘棋建设。出台《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业务部门和科信部门职责分工,规范信息化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确保建设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二)建成省级应急指挥中心。投资1.1亿元建设省级应急指挥中心,纵向贯通应急管理部和市县应急指挥中心,横向连接16个主要涉灾部门,具备信息汇聚、监测预警、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值班值守等功能,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凝聚全灾种应对合力。王勇国务委员在山东省考察时对中心建设表示充分肯定。

(三)推动部门系统互联互通。先后到水利、农业农村、气象等30多个部门、单位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接入应急气象服务系统、雨水情信息系统、智慧天眼系统等成熟信息系统39个、有效视频图像系统21个、视频监控110余万路。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后,根据省领导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强与交通、海事、森林景区等部门对接,完成机场、港口、渔船、森林防火等15个应用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接入。

(四)建设移动指挥平台。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1个大型移动指挥平台和6辆小型指挥车,集成4G/5G、卫星、短波等多种通信手段,可在极端条件下保障灾害事故现场、各级固定指挥场所和移动指挥车辆(装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打通音视频联通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7月22日,刘家义书记在青州市防汛一线利用该平台调度了全省防汛情况,并对平台建设给予肯定。

(五)完成全国危化品监测预警系统示范工程。2019年5月,应急管理部向我省下达全国危险化学品风险监测预警示范工程建设任务。接到任务后,我厅迅速行动部署,首期接入全省443家危化品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监测预警和视频数据,提前3个月完成建设任务。2019年8月,应急管理部在青岛召开全国危化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山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20年,投入2400万完成965家三、四级重大危险源企业数据接入,实现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全覆盖。

(六)被确定为全国“智慧应急”试点建设省份。2020年11月7日,应急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智慧应急”建设现场推进会,会议安排包括我省在内的4个试点省份作了典型发言,其中,广东、山东在会上播放了工作宣传片。在“智慧应急”建设整体框架下,按照急用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推动监测预警、决策指挥、物资保障、风险管控、通信网络、应急管理专题库等信息系统建设,正在积极推动招标采购。

(七)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体系。自2017年以来,利用中央和省财政资金6870万元,先后实施双体系平台和安全生产“一张图”项目建设(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库、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移动执法、教育培训、高危行业(危化)企业风险预警防控(试点)、举报投诉、专家库)。目前,系统在业务处室积极推动下,已汇聚并向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开放共享风险隐患、行政执法、许可证照等各类信息2100余万条,为把好安全生产基本盘提供良好支撑。

(八)推动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应急分平台建设。2020年6月,我省启动全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成立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同志和省委常委、秘书长刘强同志任组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省应急厅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等部门先期启动政法综治、公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领域分平台建设。我厅按照工作要求,迅速成立厅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业务工作专班,配合做好平台建设的需求调研、业务梳理、工作对接等工作。目前,已形成应急分平台建设方案初稿,正在结合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总体方案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意见建议的有关情况

(一)关于“互联网+大数据,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方面

2021年,依据山东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建设省应急管理分平台,借助“一个平台、一个号(码)、一张网络、一朵云”服务支撑体系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来完成应急管理专题库的建设,实现自身数据的汇聚管理,以及同各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通过建设智慧应急大脑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提升应急管理事前“大数据”关联分析与预测能力,综合研判与智能决策优化能力,并初步形成智慧应急管理支撑体系。其中,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一是构建应急救援预案大数据图谱分析、编制情况分析、预案内容对比分析能力,辅助制定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二是建设应急资源保障评估与大数据辅助决策应用,评估应急资源保障能力,对应急保障物资储量、分布等进行评估优化和规划等,对各类灾害场景的保障资源进行智能分析、推荐和管控,为应急救援过程中资源调度提供辅助决策;三是对全省专业应急力量、社会应急组织、应急专家等进行统一管理,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应急管理大体系。

省应急厅坚持以信息化推动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目前已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覆盖危化品、非煤矿山等领域,深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系统应用,累计划分风险点192万个,排查隐患160万个,汇聚共享风险、隐患等信息2100余万条。

(二)关于“互联网+云平台,提升指挥协调能力”方面

根据《应急基础信息汇聚融合工程地方建设任务书》(应急科信办〔2019〕14号),我省加强应急基础信息管理,整合各方资源,推进信息共享共用,深化应急基础信息的分析应用,提升应急智能预测预警和辅助决策水平。一是打造应用支撑和信息资源库信息化,综合汇聚应急管理各类业务数据及互联网相关信息等多元全量时空数据,形成全省应急管理领域的核心数据资产,实现对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应急指挥救援、以及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全面覆盖,提供数据接入、处理、管控和交换共享服务。二是深化建设智慧应急大脑,深化应急管理信息的分析应用,构建基于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综合研判、辅助分析、决策优化能力。通过数据共享提升数据洞察能力;通过数据共用提升业务协同能力;通过数据共建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形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应急管理数据应用能力,推动数据驱动的应急管理业务创新。三是不断拓宽信息公开渠道,通过厅门户网站和微博、微信、头条、抖音等新媒体,主动发布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等相关信息。2020年,省厅门户网站发布信息2928条,新媒体播发信息2404条,召开厅长办公会9次、公开9次,公开率100%,解读率100%,邀请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办公会议4次。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主渠道作用,及时在互联网上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信息导向,增强舆论回应引导能力,为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创造良好舆情环境。

(三)关于“互联网+移动终端,提升现场处置能力”方面

2021年,我省规划建设应急救援综合保障业务应用移动化,支持对接移动端多媒体通信云服务实现“云+端”联动,针对值班值守、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突发事件处置、灾害事故现场组织指挥等多个功能模块进行移动应用功能开发。应急指挥体系中的应急责任人、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物资负责人、应急专家等人员可通过移动端应用第一时间上报突发事件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并能随时接收指挥中心或现场指挥部的调度指令,大幅提高救援处置整体效能。

根据数字山东规划要求,我省大力推广手机APP移动报灾,建立“预警信息+灾害信息员”实时信息推送机制,增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信息共享发布能力和减灾处置能力。下一步将更加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微信等互联网工具发布预警、灾害、灾情等信息,不断提高各类信息时效性。

(四)关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方面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鲁政办发〔2019〕3号)要求,2020年我省加强舆情监测工作,对在政务新媒体上发现的违法有害信息,果断应对、及时处理。我厅在2021年应急管理分平台信息化建设中规划建设舆情监测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全面采集和监测互联网舆情动态,及时发现互联网热点,发现舆论线索,实现公开网站监测、社交媒体监测、专题事件分析、舆情报告以及舆情预警等功能,切实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和监管,规范社会监测、全民监测,提高监测广泛度和及时性。同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开发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省级综合监测预警中心,整合各部门接报系统、互联网舆情、物联网、基层信息员等多种信息渠道,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感知和突发事件信息汇聚的情报中枢,增强信息的主动感知、主动获取、主动分析能力。

感谢孙钢委员对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加强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严密防控重大风险,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同时,也请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提高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

2021年5月8日


责任编辑: 省应急厅办公室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