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0225号《关于加强我省中药材生态种植 创造乡村经济新增长点的建议》的答复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1-11-03 14:17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中药材生态种植 创造乡村经济新增长点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指出了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技术人才缺乏、产业化水平较低和鼓励扶持性政策较少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农技推广队伍、打造科技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和制定落地新政策的合理化建议,对我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省中药材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径。我们始终坚持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纳入我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的总进程中,同推进、同部署。一是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我们与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0部门在今年5月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山东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多部门协同做好中药质量源头管控,探索解决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新思路。二是多渠道争取财政支持,充分利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等多方面的政策资金,累计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平邑县、莒县、文登区等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强生产技术指导,组织制定省级地方标准44项,累计遴选发布中药材省级农业主推技术12项、绿色生产技术规程42项,通过做好标准引领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在关键的生产时间节点,发布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并统筹安排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省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药材事业发展,积极推动中药材种植人才培养。目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开设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和中药学等专业,在校生3906人,培养了大批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省科技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中药材种植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门设立了山东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中草药专家组,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中药材生产企业和农户。通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对我省道地药材进行持续支持,先后对丹参、金银花、西洋参、玫瑰、牡丹等8个品种的13个园区给予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采纳贵委建议,着力在加强我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创造乡村经济新增长点方面谋求突破。

一是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中药材领域的人才供给,支持相关高校进一步加强中药材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鼓励高校积极开设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等相关专业,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有针对性地组建科技帮扶服务队,依托好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完善中药材技术服务体系。持续做好中药材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依托基层农技推广建设项目,每年组织中药材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培训班,围绕产业发展方向、生产突出问题等内容邀请省内有关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中药材农技人员。

二是做好生产技术指导。依托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的科技力量,开展中药材先进适用技术、专用配方肥料、专用农业机械的研究。修订山东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完善中药材生产地方标准体系,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继续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和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扩大示范栽培面积。

三是做好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的有关精神,鼓励支持各地建设高水平中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利用基地建设推行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促进我省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健康发展,提升产业规范化水平。

四是配合做好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的环境下,农业领域中药材的专项扶持政策较少。我们将在山东省促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积极争取有利条件,配合做好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感谢贵委对我省中药材产业的关心与支持。恳请继续关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8月11日       


责任编辑: 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