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畜牧局:
***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建议收悉,现就产业发展部分答复如下:
近年来,山东省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在全国较早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形成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一是培育多元主体。推进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仓储、电子商务等领域,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全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133家,其中,国家级107家。2020年,全省重点打造了烟台苹果、寿光蔬菜两个千亿级农业产业集群,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达到59个。
二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近三年中央累计投资2.4亿元,安排37县次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累计建成有机替代技术示范区近50万亩。示范区内化肥用量较传统减少15%左右,有机肥用量增加20%以上。通过项目带动,累计多消化粪污、秸秆等有机废物200多万吨,试点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初步统计,2020年全省商品有机肥用量436.4万吨,较2017年增加35.4万吨。
三是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根据耕地质量长期定位调查监测数据表明,当前全省化肥施用总体上呈稳中有降、结构趋优态势。主要围绕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杂粮作物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在确保高产的基础上,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先进机械等现代化节水、节肥、节药新机具、新设备,大力推行订单生产和全程社会化服务,有效减少水肥药的使用量。争取中央资金在27个县实施国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更加巩固。
四是着力加快发展畜牧机械装备。强化补贴导向,对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内的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饲养机械、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设备3小类16个品目的畜牧机械,我省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在原有畜牧机械补贴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家对畜牧机械设备产品进行优化分档,采取向上测算补贴额的方式,对畜牧机械补贴额进行重点倾斜,对新型、智能、绿色、环保型畜牧设备进行重点考虑,单独设置分档。目前,纳入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畜禽养殖及相关机械达到30个品目1280个产品型号,满足从畜禽饲养个体户到大型畜牧养殖场的不同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我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继续建设寿光蔬菜、烟台苹果产业集群;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要求,2021年新增创建沿黄肉牛、沿黄优质小麦产业集群,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好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推荐申报工作;继续引导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经营主体、科研院所等,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荐宣传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典型案例。
二是在继续实施完成2020年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2个项目的基础上,开展取土化验、肥效试验、推广配方肥等工作,安排17个县(市、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4万亩;按照农、财两部下达项目文件组织2021年新上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县申报、实施方案编制及实施工作,示范带动优化施肥、增施有机肥。
三是进一步探索切块部分资金,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支持其开展“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用好畜禽粪便,多施农家肥”“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青贮发展食草畜牧业,禁止焚烧秸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主动保护地力”等方面的工作,推进污染耕地风险管控。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推广秸秆“五料化”利用。加快推进农膜残留治理,抓好农村沼气安全管理。
四是我省将畜牧机械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同时,着力解决机械设备无法鉴定不能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问题。组织农机试验鉴定、生产企业等单位专家,结合我省农机新产品试点成效,围绕畜禽生产农机装备抓紧制修订试验鉴定大纲,争取尽快列入农机试验鉴定产品种类指南。积极争取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获得了畜禽尸体处理机、粪便处理机等4个畜禽养殖机械的鉴定资质认定。敞开受理我省鉴定产品种类指南范围内的畜禽生产设备鉴定申请,优先安排鉴定,加快试验鉴定步伐,及时公布结果,保证列入补贴范围的机具都能及时可以归档。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