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厅:
**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旅游分类升级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建议收悉,现就休闲农业部分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按照《关于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持续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6万家,年营业收入405.67亿元,接待游客1.9亿人次,带动农民就业人数达95万人。我省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达到20个、示范点达到30个,拥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8个,这些国家级金字招牌有力支撑和促进了我省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分区发展。立足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
二是突出产业特色,提升竞争实力。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休闲农业,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三是做好宣传推介,营造发展氛围。大力支持各地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鼓励开发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和地方特点,集民俗、乡土、时尚于一体乡村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的吸引力。2020年,山东省有10个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3条精品线路95个景点被部里推介;9条精品线路38个景点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手册;推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典型案例10个。认定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村)42个、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45个。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好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发展壮大休闲农业上做文章,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强化工作措施,密切与文化和旅游部门协调配合,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整合发展、一体化发展,共同推动我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挖掘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推进农业生产、加工跨界融合,依托地方特色农产品、传统农耕文化,发展参与式、体验式、娱乐式创意农业,打造体验型新业态,培育一批体验型融合发展主体。
二是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品牌农业,推进生活社区、生产园区、生态景区“三区”同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传承好农耕文明和传统民俗文化,加大对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讲好齐鲁乡村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和走近农业文化遗产。
四是争创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扎实推进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齐鲁美丽田园、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等示范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巨大的农村消费动力,吸引更多城里人走进乡村,体验农耕生活,繁荣乡村文化消费。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