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合全省运河文旅资源让京杭大运河灼灼生辉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0-07-20 14:52

农工党山东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整合全省运河文旅资源让京杭大运河灼 灼生辉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省大运河开发和保护工作 的关心和支持,结合我厅职责,现对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统一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的建议。习近平总书 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大运 河文化带开发和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5月,大运河文化 带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推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旅资源 的开发和保护工作,今年1月,我省成立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15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 员的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化 和旅游厅,办公室下设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山东段)建设推进 组,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运河沿线5个地市分别承担相应的 主体责任和任务落实的直接责任。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认 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加强沟通力 度,强化督促落实。

二、 关于“立档建库,全面开展资源普查”的建议。为了摸 清大运河山东段资源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 论证工作。2019年以来,先后4次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领导和 专家学者研讨交流,多次调度运河沿线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情 况,对大运河山东段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 基本摸清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级别和管理状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 资料。大运河山东段北起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闸,南至山东省与 江苏省交汇处大王庙闸,由北至南依次经过德州、聊城、泰安、 济宁和枣庄5市16个县(市、区),遗产包括南运河段山东段

(冀鲁交界一聊城市临清市)、会通河段山东段(聊城市临清 市一济宁市微山县)和中河段山东段(济宁市微山县--苏鲁交 界)3个遗产段落,分为水利水运工程(水工)遗产、运河城 镇、运河相关遗存、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4大类,总计176处运 河遗产。其中,水利水运工程(水工)遗产108处、运河城镇6 处、运河相关遗存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65处。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山东段 的南运河德州段、临清段(元运河、小运河)、阳谷段、南旺枢 纽段、小汶河、微山段、台儿庄段等8个河段、15处遗产点,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加大相关 工作力度,全面摸清现状,推动做好运河资源分类保护,实现重 大遗产保护工程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三、 关于“制定规划,搞好分布实施”的建议。省文化和旅 游厅从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高度,以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为遵循,积极对接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 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起 草了《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省委办、省府办于 2020年2月印发实施,明确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的建 设范围、内容、目标。会同省住建厅等部门编制完成《山东运河 历史文化长廊建设规划(2016-2035 )》,参与《山东省大运河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 划》由省政府办公厅于2020年3月印发实施。按照初步规划, 近期将重点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项目,重大遗产保护工程建 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中期使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 性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得到充分展示;远期全面建成彰显鲁风运 河风釆、集“魅力长河” “美丽长河” “经济长河” “共享长 河”于一体的大运河文化带,树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 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进一步加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力 度,为建设好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做出新的贡献。

四、关于“重点谋划,对运河沿线的水镇古镇进行挖掘性开 发”的建议。根据《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省文 化和旅游厅将重点策划鲁风运河休闲之旅、水浒运河探访之旅、 微山湖乡村慢游之旅、古城古镇度假之旅等运河旅游产品项目,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着力打造“鲁风运河•生态枣庄” “鲁风水 韵•大德之州” “运河济宁” “江北水城”等文旅品牌,积极推 动山东运河沿线水镇古镇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开发,打造全 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在“2020年中国旅游日山东省活动发布会” 上,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展示推介了济宁微山湖、台儿庄古城及 运河聊城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在《好客中国》栏目中,重点推介 了《鲁风运河•生态枣庄》《鲁风水韵•大德之州》文旅品牌。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积极挖掘沿运河各市地方特色,推进 实施各具特色的文旅项目,积极打造以山东运河文化旅游为主题 的品牌创意,广泛宣传推介,让“鲁风运河”品牌深入人心。

五、关于“完善政策,落实保障措施”的建议。目前,我省 设立的多只新旧动能转换政府引导基金,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 加快项目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将符合条 件的大运河文化带项目推荐给其中两只产业基金公司,为双方牵 线搭桥,促进沟通对接。下一步,将继续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 财政、金融部门交流合作,用好用活现有文化和旅游基金,吸引 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来。一是梳理现 有具备发展潜力的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积极推荐到省新旧动 能转换基金投资项目库,吸引国内的基金公司投资开发。二是组 织现有基金公司,现场考察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各市文化和旅 游资源,鼓励各类非公有资本共同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三是 建立金融支持企业名单,将大运河山东段区域有融资需求的文旅 企业统一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山东省融资服务网络平 台,实现供需信息共享。四是用好“好客山东”招商引资云平 台,发布我省优质招商、融资项目信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我省 文化旅游产业。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7月20日

(联系人:张彦玲,联系电话0531-81697759) 

(此件依申请公开)


责任编辑: 政策法规处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