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民等委员:
您和17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 东段建设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结合我厅职责,对您们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制度设计,推进协同管理”的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从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高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为遵循, 对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起草了《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已于2020 年2月印发实施o 2020年1月,我省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15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下设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山东段) 建设推进组,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运河沿线5地市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和任务落实的直接责任。为了有力地保护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和立法建议论证工作,并将该任务作为重点科研课题列入2020年山东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课题;开展了《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施行评估调研,探索制定地方性法规。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工作。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并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推报。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强化督促落实。
二、关于“提炼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内核,完善大运河文化 阐释体系”的建议。关于大运河山东段资源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论证工作,2019年以来,先后4次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研讨交流。调度运河沿线 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情况,开展大运河山东段文物资源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资源梳理工作,了解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级别和管理 状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经系统整理,目前全省沿运河 各市共有4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9个省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1187个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4个省级文化生态保 护实验区。下一步,我厅将持续开展对运河沿线各市文化和旅 游资源的挖掘整理和阐释推广,推动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 的大文化格局。
三、 关于“划定大运河文化公园空间管控范围,构建大运 河廊道系统”的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沿线5市开展 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各地深入推进遗产本体保护及水工设 施保护修缮工程,对运河周边环境、道路进行整治美化,通过 遗址公园、博物馆展陈,运河小道、展示平台等手段和方式, 有效保护遗产及其环境景观,充分展示其历史、科学和文化价 值,获得了社会赞誉。根据《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 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将重点建设管控保护区等4 类主题功能区,继续对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
四、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河流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 议。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规划,近期将重点推进遗产保护和文 化传承项目,重大遗产保护工程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中期使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得 到充分展示。远期全面建成彰显鲁风运河风采、集“魅力长河”“美丽长河”“经济长河”“共享长河”于一体的大运河文化 带,树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 下一步,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方面,一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和空间的保护,推动台儿庄运河、邹 鲁、泰山、临清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二是振兴大运河(山东段)沿线传统工艺,对具有市场前景的传统工艺 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加强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鼓励开展传统工艺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改进工艺、完善功能、拓展用途、提高品质,培育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三是加强大运河(山东段)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参与建设传习所、展示体验馆等设施,资助传承人授徒传艺、交流切磋。加强数字化信息采集记 录,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水平。
五、关于“加快黄河以北聊城' 德州段大运河旅游通航进 度”的建议。省水利厅在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过 程中,考虑黄河以北聊城、德州段用水需求,多次向国家有 关部门提出统筹调配水资源保障大运河主河道全线有水的建议。下一步,将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实施,继续向国家争取,在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中对大运河黄河以北聊城、德州段用水需求予以体现,并在编制水利 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予以考虑,努力争取大运河主河道水 资源保障目标的实现。省交通运输厅在历次内河航道规划中, 坚持将京杭运河山东段全线复航纳入规划,在与航道有关的工 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要求按照规划的in级航道通航标准实施, 为复航做好准备工作。2010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围绕京杭运 河黄河以北山东段通航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调研座谈和现场勘查,开展了必要性研究、复航调研、规划编制、通航线路、穿黄工程、航运用水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考虑到有关工程规模浩大、技术复杂,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省交通运输 厅同意德州、聊城两市利用有条件的航道发展城市旅游,并 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积极支持。
六、关于“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目前,我省已设立多只新旧动能转换政府引导基金, 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加快项目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将目前符合条件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 园项目推荐给了 2只产业基金公司,为双方牵线搭桥,促进沟通对接。下一步,我厅将积极联合省财政厅,用好用活现有文化和旅游基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中来。一是梳理现有具备发展潜力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积极推荐到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项目库,吸引国内的基金公司投资开发。二是组织现有基金公司,现场考察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各市文化和旅游资源,鼓励各类非公有资本共同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