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山东段规划建设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0-07-14 14:50

张广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山东段规划建设的 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 持,下面结合我厅职责,对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尽快出台省级层面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 建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协调管理机制”的建议。省文化和旅 游厅从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高度,以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为遵循,积 极对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 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规划》。一是会同省住建厅等部门编制完成《山东运河 历史文化长廊建设规划(2016-2035)》,参与《山东省大运 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 园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 利用实施规划》已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0年3月31日 印发实施,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根据任务分工深入做 好贯彻落实,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是起草了《山 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已于2020年2月印发实 施。其中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区是重要建设内 容。在加强工作领导和推进方面,我省已成立山东省国家文 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 下设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山东段)建设推进组,统筹协调 推进相关工作。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发挥好领导 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加强沟通力度,强 化督促落实。

二、关于“加强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省 文化和旅游厅髙度重视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了 摸清大运河山东段资源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大量调查 研究论证工作,2019年以来,先后4次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 领导和专家学者研讨交流。调度运河沿线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情况,开展大运河山东段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梳理 工作,了解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级别和管理状况,掌握了大量第 一手资料。制定山东省2020年大运河非遗保护行动计划,加强

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完成《邹鲁文化生 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台儿庄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 体规划》《临清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推动台 儿庄运河、邹鲁、泰山、临清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根据《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大运河国家文化 公园(山东)将重点建设管控保护区等4类主题功能区,继续 对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 规划,近期重点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项目,实现重大遗产 保护工程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在加强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和 空间的保护。二是振兴大运河(山东段)沿线传统工艺,对具 有市场前景的传统工艺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加强传统工艺人 才培养,鼓励开展传统工艺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改 进工艺、完善功能、拓展用途、提高品质,培育发展具有地域 特色的知名品牌。三是加强大运河(山东段)沿线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参与建设 传习所、展示体验馆等设施,资助传承人授徒传艺、交流切磋。 加强数字化信息采集记录,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 水平。 「

三、关于“强化智力支持 开展重点课题研究……” 的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整合我省研究力量,委托山东运河经 济文化研究中心完成“大运河文化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大 运河文化带遗产保护利用”课题研究工作。聊城大学设立了运 河学研究院,是全国首家以运河学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科研单位。 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 议》,釆取国家级科研单位与省级部门共建方式,合作开展大 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工作,重点支持大运河相关文物保护项 目。

四' 关于“统筹考虑运河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建议。 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运河沿线5市开展运河遗产保护利 用工作,各地深入推进遗产本体保护及水工设施保护修缮工 程,对运河周边环境、道路进行整治美化,通过遗址公园、 博物馆展陈,运河小道、展示平台等手段和方式,有效保护 遗产及其环境景观,充分展示其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获 得了社会赞誉。开展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 市非遗展演、台儿庄古城首届大运河文化带优秀非遗项目展 演等活动,在今年非遗购物节期间,将运河特色的非遗作品 列为直播带货重点,取得很好效果。积极推动沿线文旅产业 发展,积极打造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对达标的运 河题材单位进行重点培育和支持。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 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打通通景公路、推动改善我省大运河国 家文化公园区域对外交通条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运 河沿线自助游发展。

五、关于“在大运河沿线率先进行地方立法,为大运河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建议。在推动大运河 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方面,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有关部门 开展了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和立法 建议论证工作,并将该任务作为重点科研课题列入2020年山 东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课题;开展了《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 东段保护管理办法》施行评估调研,探索制定地方性法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工作,保护好大运河 这一特殊文化遗产。

六、关于“加大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扶持力度”的建议。聊 城市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 方案》已将东昌府区、荏平区、临清市、阳谷县纳入国家文化 公园核心区建设范围。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运河沿线文化 旅游项目建设,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对接,支持和指导策划推 出“京杭运河聊城段文化旅游产业综合项目”推荐纳入省“十 四五”规划。目前,我省已设立多只新旧动能转换政府引导基 金,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加快项目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 要的作用。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将目前符合条件的大运河文化带 项目推荐给了 2只产业基金公司,为双方牵线搭桥,促进沟通 对接。下一步,我厅将积极联合省财政厅,用好用活现有文化 和旅游基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大运河文化带建 设中来。一是梳理现有具备发展潜力的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 积极推荐到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项目库,吸引国内的基金公司投资开发。二是组织现有基金公司,现场考察大运河(山 东段)沿线各市文化和旅游资源,鼓励各类非公有资本共同参 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7月14日


责任编辑: 政策法规处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