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山东省委:
《关于推动山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 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紧紧围绕消费需求,与省卫健委 合作,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旅游”工作,促进中医药与文化旅 游深度融合,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注入新动力。
一、关于“做好中医发展顶层设计”的答复
一是将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入省级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制定 《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规划》提 出,强化要素集约,打造康养山东等8大要素产品体系,“康养 山东”内容中提到,要大力开发景区中医药疗养康复、竹林疗 养等生态养生体验产品,鼓励开发森林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 主题线路,打造具有国际特色的山地生态健康旅游胜地。重点打 造烟台九顶原乡康养小镇、枣庄灵芝湖康养小镇、临沂御华景宸 天蒙山中医药养生谷、日照中华国医坛世界养生城、德州庆云养 生世界等医养健康旅游类项目。二是制定健康旅游地方标准。为 推动健康旅游产业有序良性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卫健委 制定,并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 范基地评定标准》(DB37/T 3742-2019)、《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 示范区评定标准》(DB37/T 3743-2019 )两项地方标准。
二、关于“优化教育培养模式”的答复
一是开展境外精准交流活动。把健康旅游人才培养纳入年 度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已安排包含部分康养旅游项目的乡村旅 游点带头人赴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家精准交流,重点学习规 划、管理、指导、服务、营销等方面,培育一批服务好、水平 高、懂营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二是开展“送智下乡” “送 教入户”。委托山东大学组织全省的文化旅游师资力量,“零 距离、零收费、零时差”,对全省包含康养旅游的30个亟需提 升的乡村旅游点提供指导培训、融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点的 文化旅游策划、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和宣传水平。三是积 极推进全国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工作。我省 日照市文化馆老年大学、淄博市张店区文化馆老年大学、青岛 市文化馆老年大学等三家试点单位从工作机制、教学管理、运 行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开设非遗、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等特色 课程,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拓展教育内容,为推动全省公共文 化体系建设、老年健康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 关于“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答复
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推动促进中医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 展,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一是重视加强健康旅游 的宣传推广工作。积极做好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东阿 阿胶世界、德州庆云养生世界、台儿庄古城、潍坊华茂集团等 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单位的宣传推广,并将其作为“冬游齐鲁・ 好客山东惠民季”活动的重要冬季旅游产品进行宣传。二是重 点加大对健康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将山东鲁山神农药谷建设 项目、天鹅湖温泉慢城建设项目、艾山温泉康养小镇3个医养 健康项目列入全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库。2019年,分别给予财 政贴息支持55万元、132万元、200万元。2020年,对山东鲁 山神农药谷建设项目进行财政贴息支持,目前支持名单已经公 示,下一步,省财政厅将拨付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联合省卫生 健康委公布首批“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山 东宏济堂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7家单位被命名为首批“山东 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 性保护和衍生品开发。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命 名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有68个省级非遗生产 性保护示范基地,带动就业23万人,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乡村 振兴重点工作。
四、 关于“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走出去'”的答复
省文化和旅游厅多措并举,助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走
出去”。一是积极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新的消费市场。引导旅游 企业提供健康的中医药旅游线路和特色产品,拓展旅游消费空 间。推进康养产品全产业链开发,多方式供给,着力开发温泉 康养、食疗养生、森林康养、沐浴养生等特色旅游产品。二是 大力营造良好的健康旅游氛围。在全行业大力宣传中医药健康 旅游,推动企业诚信经营,政府、企业、全社会一起营造良好 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加大对中医药健康旅游 的宣传与推广。组织大型旅行社、旅游协会、自驾车队等到中 医药健康旅游基地踩线,精心编排旅游线路,全面提升康养旅 游的影响力和广大公众对康养旅游的认可度。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把农工党山东省委的相关意见建议融 入到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推动中医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 持以高端医疗、中医药服务、康复疗养、休闲养生为核心,丰 富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同时,做 好山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的工作。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7月10日
(联系处室:产业发展处,联系电话:81697975)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