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030012号《关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共同体”建设,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建议》的答复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0-06-23 15:52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共同体”建设,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建议》收悉,经认真学习研究,现结合我厅工作职责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搭建“现代农业产业共同体”的建议,通过上游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中游建设智能中央厨房、下游发展智慧餐厅订单配送,构建完整农业产业链,对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厅深入推进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2018年部省共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户寿光,集成2299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体系,认定2.9万亩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制定了各类农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2600多项,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基本有标可依。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开发上线“一乡一业”标准体系库,涵盖1100多个乡镇、每个乡镇1-3项优势主导产业的标准规程,认定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309家。二是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至2019年底,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有效用标企业2389家,产品4926个,绿色食品有效用标企业1598家,产品3865个,有机产品有效用标企业55家,产品16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10个,有效用标总量稳步增长,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面不断扩大。三是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以省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推出了“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省级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编制印发了《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认定了25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3个特优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四是加快发展智慧农业。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8〕142号),围绕农、林、牧、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工程;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益农信息社,实现村民享受公益服务、便民服务、邮政快递、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不出村。五是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基地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直营直销、中央厨房、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模式,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开展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活动,认定省级示范联合体129家,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根据您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基地,着力构建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产业体系。

一是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深入推进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建设,突出其对蔬菜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服务功能,推动地方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融合应用,绿色技术与生产标准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建设以特色粮经、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林特产品等五大特色产业为基础的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二是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围绕水果、蔬菜产业,选择产业重点县市,支持县级以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等初加工设施和仓储运输物流设施,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能力,建立完善覆盖广泛、布局合理、流通顺畅、服务农户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体系。

三是加大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制定并发布农产品品牌示范基地地方标准,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生产标准化、管理智慧化、营销现代化”的农产品品牌示范基地,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改善农产品供给结构。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品牌智库建设,为全省农业品牌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积极运用直播等新媒体、新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农业品牌宣传营销模式,持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度。

四是完善农产品产业链条。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乡土产业名品村、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规范发展,发挥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等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开发,延伸发展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寿光蔬菜、烟台苹果两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出产业链的生产端、加工营销端和主体端,做到“三端”发力、优势集成、整体提升,建设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主体聚集、合作共赢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感谢您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多提宝贵意见,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6月17日

 

责任编辑: 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