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我省轻工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轻工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关心支持。我厅和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各自职能,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把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写入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山东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以粮油、果蔬、畜牧、水产品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把“百园千镇万村”工程写入了《山东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百园千镇万村”工程,创建100个省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1000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和10000个省级乡土产业名村;开展乡村产业融合推进行动,培植产业新业态,到2025年,打造省级农产品加工强县50个、示范企业600家,培育国家级、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40家。
(二)强化落实督促。强化督查考核,成立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推动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制定印发《山东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细则》。在2019年度考核中,将“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及提高幅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各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三)突出重点工作。一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重点打造了探沂镇木业产业基地、庄寨镇木制品产业基地、潍城区桃核雕之乡、岞山木艺之乡、粥店泰山玉石文化产业基地、朱台镇厨房设备产业基地等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当地县乡发展的支柱。二是发展传统手工业、农产加工业。深入挖掘民间工艺美术传统文化资源和工艺技术资源,大力发展柳编、草编、雕刻、绘画等传统手工业;积极发展地方面食、酱菜、干果、卤制品、调味品、乳制品等传统食品制造业。三是典型示范引领。围绕支农惠农利农、三次产业融合提升、乡村文化传承等,通过调研座谈、提炼总结,选取了10个典型案例集中宣传推广,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四)加强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政策》,提出一系列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乡村轻工业发展创造了空间。为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新编县乡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为强化基金支持,提出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出资现代化高效农业、现代海洋产业基金比例由20%提高到30%,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出资比例由不超过基金规模的40%提高到50%等措施。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指导省轻工联社编制轻工消费品领域重点子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发挥轻工业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引导轻工企业围绕乡村振兴做文章、兴产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供给质量,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建设优势乡村轻工产业集群,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区域名片、区域名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用3-5年时间,在全省打造烟草、茶叶、桑蚕、中药材、花卉林木等80个特色优势区,为农产品产业化深加工、服装家纺生产、家具板材制造等提供优质原材料,助力乡村轻工业发展,推动创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启动实施“百园千镇万村”工程,年内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00个以上,省级乡村产业名品村1000个以上。
三是推动乡村轻工产业升级。开展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认定工作,全年新认定一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全省乡村轻工产业发展壮大。指导轻工行业协会加强对乡村轻工业发展提供服务,积极开展人才培训、信息交流、技术推广、展览展销等活动,为乡村轻工产业发展搭建平台。培育壮大饰品、礼品、玩具、文具等小商品加工业,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将一家一户的“小作坊”与现代市场相连接,把“小商品”做成富民强村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