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020738号提案的答复
释悟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打造生态文明宗教互动场所”宣传》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燃香和放生是佛、道教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众表达信仰、践行教义的一种宗教体验。曾经一段时期,因利益驱动或错误思想认识等原因,一些宗教、旅游场所出现了烧头香、烧高香和乱放生等不文明行为,影响了佛、道教清净庄严的形象。自2009年以来,国家宗教局等部门多次发文,要求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敬香、放生等行为。我省积极响应,在全省佛、道教活动场所深入开展了“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寺观”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省、市宗教事务部门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媒体,广泛宣传“文明敬香、合理放生”等活动,从生态保护、减少雾霾等角度统一思想认识,争取社会认同。在“山东民族宗教网”和《山东民族宗教》杂志开辟专栏,公布各地举报电话,接受公众对乱烧香、乱放生等行为的监督。向全省佛、道教寺观免费发放“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文明寺院”宣传海报和手册,引导信众和游客文明礼佛。
(二)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省、市宗教事务部门牵头旅游、工商、文物等有关部门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对燃售高香等借教敛财行为齐抓共管,多次开展座谈交流、明察暗访、联合执法;与省农业厅共同部署规范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省佛教协会、道教协会发挥主体作用,倡议号召佛、道教界加强教风建设,自觉抵制宗教商业化,创建文明、安全、环保、生态的信仰环境。
(三)常抓不懈,长效管理。省、市宗教事务部门把“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文明寺院”纳入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考核指标,对违规燃售高香、盲目放生的佛道教寺观坚决摘牌。佛、道教界将“文明敬香、合理放生”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纳入寺观日常管理,并在讲经说法、公益慈善等活动中深入推广和践行。
目前,全省依法登记的佛道教寺观基本实现了免费赠香,合理放生。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些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如对群众自发性的放生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管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深化巩固已取得的活动成果;继续指导佛教、道教团体加强教风建设,规范场所管理,力争把我省佛、道教寺观全面建设成为风清气正、文明安全、环保有序的生态寺观。
感谢您对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希望今后能为我们提供更多良好建议,一道致力于我省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委员
2019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