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我省海洋大数据技术与产业,抢占领域制高点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0-04-01 12:33

鲁海渔函〔2018〕133号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010353号提案的答复


魏志强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省海洋大数据技术与产业,抢占领域制高点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海洋大数据建设前期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海洋数据汇集和发掘,加快相关业务系统整合,深化大数据在海洋中的创新应用,科学规范利用大数据,大力推动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自2014年以来,我厅全力推进海洋与渔业“一张图”数据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部门内部各类数据的深度融合、各类系统的深度整合、各类应用的深度汇合,让信息化真正贯穿到全部业务领域、业务场所和业务流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集成海陆基础地理数据。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战略合作,完成了海图数据格式转换和符号化,解决了陆地要素与海洋要素不能融合的问题,在行业内发布了唯一的一套海陆一体图,统一提供基础地理数据服务,并可随同省、市、县各级测绘部门测绘工作的进展同步更新。通过基础地理数据的统购共用,提升了系统开发和部署效率,有效避免了重复投资购置,节约了系统开发成本。

二是集成海洋与渔业各类业务数据。汇总集成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近年来形成的各类历史数据、业务数据,开发建设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立数据资源11大类、275个数据图层,初步建成全省海洋与渔业数据中心。建立数据标准、数据应用、服务支撑三大体系,初步建成“一张图”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和服务发布。“一张图”数据平台的建成实现了数据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一张图数据库、一站式服务,是我厅信息化建设标志性的转折。

三是集成多业务应用系统。按照数据融合、系统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思路,全力推进15个海洋与渔业业务应用系统的深度整合。采用严格的用户认证管理和访问权限设置,实现多系统用户授权认证统一,即“一次登录,多点访问”。建设统一的应用集成平台,按照标准规范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统一对外提供共享服务和数据接口,实现了在一个办公界面上完成多个系统任务的目标。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在整合全厅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不同业务数据的相互参照和对比,实现业务数据的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和评价预测等功能,从宏观上把握海洋与渔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为领导决策、预测预警提供支持服务。

尽管海洋数据系统实现了部门整合共享,但远未涵盖其他相关涉海部门、科研教学单位和有关企业的海洋数据,海洋数据建设任重道远。

二、全省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现状和方向

推进海洋数据资源尤其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是最大化利用数据资源的有效方式,也是当前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组建了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和省大数据中心,为推进信息共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2017年10月份出台了《山东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在全省全面开展山东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慧支撑。

一是完善信息共享标准和规范。着力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地方标准规范,注重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规范的统一。2016年以来发布实施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规则》、《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三项地方标准,并于2017年对上述三项标准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2018年我们已计划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总体框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接口开发规范》等地方标准,为我省政务信息资源及海洋等其他经济社会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奠定基础。

二是统筹并加快构建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和政务网络建设。一方面,全省建设了省电子政务行政服务云,为政府管理、监督、决策、协调等提供集约化资源支持,组织部门各类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云迁移。目前我省50个省直部门的450多个信息系统已迁入电子政务云平台,下一步,全省将全面推动各类信息系统上云,2018年底前完成省政府部门和各市系统的上云工作。另一方面,全面整合全省各级部门各类业务专网(专线),2018年底前建成规范完善的全省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两套网络体系。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和政务网络,将进一步提高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和综合化利用水平。

三是建设我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健全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建设了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并开通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目前已完成了省直部门之间、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互通。下一步,全省将加快建成全省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决策支持等重点基础信息资源库。2018年底前建成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预测预警、可视化呈现于一体的省政务信息资源和大数据管理平台,为政府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分析挖掘创造条件,开展政务大数据在社会态势感知、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以政务大数据发展带动海洋大数据等商用大数据、民用大数据协同发展,促进大数据新业态、新业务、新服务快速增长和产业链成熟扩张。

四是切实做好信息资源安全工作。在资源共享交换和有关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中,注重政务信息资源和大数据采集、共享、使用的安全保障工作,切实强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和政务信息资源平台的安全防护,严格遵守有关保密法律法规规定,保障信息和数据安全。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风险评估,并积极完善和制定个人隐私保护相关措施。

五是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全省统一的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于2018年1月18日正式上线运行,涵盖20个主题、1000个目录,共计2.53亿条数据资源信息,数据开放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海洋相关领域数据资源39个数据集,共计5万余条数据。下一步,全省将建成全省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标准和开放计划,明确开放范围和开放领域。于2018年6月底前发布全省政府部门和主要公共企事业单位数据资源开放清单,将更多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并鼓励开发利用。

三、下一步发展建设思路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标志着大数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以海洋大数据建设为核心的智慧海洋突破行动已纳入我省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全面参与国家智慧海洋工程建设,以海洋大数据平台为支撑,逐步实现智能超算互联互通、海洋信息立体感知、海洋数据充分共享、信息精准安全服务,不断提高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化、智慧化水平。重点内容包括:

一是着力建设海洋超算和大数据平台。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联合开展智能超算和大数据协同创新,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和平台。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加快实施“透明海洋”工程,支持沿海7市建设互联互通的智慧海洋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二是推进海洋数据获取智能化。加强对海洋信息采集设备的研发制造,完善海洋信息采集与传输体系,积极参与建设多分辨、多时效数据结合的卫星海洋应用系统,支持青岛建设中国北方唯一的国际海底光缆登陆点,打造国际通信数据港。

三是构建海洋综合立体观测网。完善由岸基观测网、船联网、浮标潜标网、海底观测网、星联网组成的五位一体综合观测体系。

四是创新统筹发展机制,强化组织协调管理。建议省政府设立山东智慧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统一的海洋大数据管理机构,协调海洋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开展海洋大数据应用研究,服务我省智慧海洋发展。

近期,我们将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深刻领会国家智慧海洋战略思路,组织人员调研省内发改、交通、旅游等相关业务部门及科研院所,赴兄弟省市调研智慧海洋与大数据建设先进经验,结合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契机,提出海洋大数据建设思路,形成山东省智慧海洋建设思路或方案。

感谢您对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发展。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2018年4月13日

(联系处室: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宣传中心,联系电话:0531—86996967)

(此件主动公开)

责任编辑: 海洋局办公室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