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 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0-03-25 14:45

王明新委员:

您好!您在政协山东省第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 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省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就涉及农 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问题答复如下,供参考。

一、我省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 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科学谋划,认真 部署,全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更多资源 向农村和农民倾斜,让乡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为基础,夯实乡 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持续加强投入保障、政策保障和机制保 障,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 施,发挥好综合服务作用,避免重复建设,杜绝铺张浪费,全力 推进乡、村两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落实奖补政策, 省级财政共投入扶持资金3. 6亿元,2015-2019年继续四年对经济 欠发达地区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予以扶持,带动市县财政资金投入 32亿元。2018、2019两年投入1200万元,为58个省财政困难县 (沂蒙革命老区县)文化馆全部配齐流动文化服务车。截至目 前,全省1826个乡镇(街道)建成综合文化站1819个,建成率 99. 6%, 69000多个行政村(社区)基本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二) 以实施文化产品向基层延伸工程为抓手,打通公共文 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加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 积极发展流动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延伸。2017- 2020年连续四年组织开展全省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目前受疫情 影响暂时中断),引导县级以上(含县级)文化部门精心打造文 化品牌活动,丰富基层特别是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其中, 2018-2019 4春文化惠民季,全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3000余场 次,参演人数达461. 1万人次,惠及群众1696万人次。实施“一 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制定《购买省直演艺单位公益演出服务实 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 送戏工作的意见》,推动全省公益演出更加规范,2019年全省共 完成“戏曲进乡村”演出9万余场,取得良好效果。

(三) 以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提升工程为重点,切实提高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从2018年开始,全省公共文化体系 建设将服务效能提升作为重要内容,重点围绕提升设施利用率、 社会参与率、群众满意率,推进设施标准化、资源共享化、服务 网络化、运行一体化、参与便捷化,实现由设施建设为主向效能 建设为主的转变。突出服务效能发挥,切实提升效能,服务基层 百姓。把基层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在评估考核 中加大服务效能占比,强化“管好用好”的正确导向。加快推进县


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优势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 流动,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效能。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乡村公共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对我们下一步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针对您的建议,我们下 一步将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不 断加大乡村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继续完善镇、村 两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实现基本覆盖目标的基础上, 重点突出服务效能的发挥,逐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 阵地网络。继续发挥好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完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心功能,为基层文化爱好者提供书法、绘画、广场舞等活动场所。

二是锻造文化队伍,强化人员保障。督促各市严格按照中 央、省有关文件要求,落实乡镇文化站1-2人的编制;鼓励各地公 共文化机构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加大乡村文化志愿服务 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使其成为公共文 化服务队伍的有效补充;继续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工程, 督促指导各级文化部门、单位结合本地实际,抓好本地公共文化 队伍培训;将庄户剧团吸纳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来,扶持他们参 与文化下乡演出,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力军。

三是积极推进全省乡村题材文艺创作、展演,丰富群众文化 生活。每年推出乡村题材、扶贫题材大型剧目20部以上、小型文 艺作品50部以上;策划举办全省乡村题材(扶贫题材)文艺作品 展演大型剧目展演和小型文艺作品评比展演,结合举办作品研 讨、基层人才培训等。引导县级以上(含县级)文化部门精心打 造文化品牌活动,充分发挥“群星奖”在群众文艺创作和现代公 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的导向性、带动性作用,积极鼓励新创作群 众文艺优秀作品开展进乡村演出活动,丰富基层特别是乡村群众 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继续推进全省农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 在国有专业院团演出的同时,努力扩大参与主体范围,丰富公益 服务实现形式和演出样式,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剧团、庄户剧团、 戏曲班社纳入政府购买演出服务范围,根据演出质量确定补贴数 额,积极鼓励社会文艺团体参与文化下乡演出,确保每年各类送 戏下乡演出不少于6万场次。

五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在全省逐步推进 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该平台通过构建覆盖 全省、互联互通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将全省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的各类资源放到互联网“云”端,结合线上报名、线上评 选、线下参与等方式,实现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菜单式、点 单式、预约式供给创新,打造互动便捷的数字化“文化超市” O 通过数字化的云服务模式,使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群众可以便 利地享受到原来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文化服务,努力消除城 乡“数字文化鸿沟”,进一步缩小公共文化服务区域性差距。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3月24日

(联系人:公共服务处,联系电话:0531-81697691)

(此件主动公开)


责任编辑: 政策法规处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