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提函〔2019〕151号
王淑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省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2011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先后组织实施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密集出台了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编制核定补充、无证幼儿园专项整治、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小学化倾向治理、幼儿园分类评估认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基本完成了顶层设计,有效推动了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按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深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山东卫视《服务面对面》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加大财政投入。一是增加财政投入。2018年,全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79亿元,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1482元,比上年增加245元,增长19.8%,是所有教育阶段中增幅最高的。二是省级制定出台不低于710元的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标准,要求到2020年前全部落实到位。三是加大幼儿资助力度。2018年,全省共为25.2万名困难幼儿发放助学金3.02亿元,约为1.5万名孤残、贫困幼儿免除保教费3000万元。四是加大教师培养培训投入力度。省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1.8亿元,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支持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为乡镇中心幼儿园培养高层次幼儿教师。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支持开展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省级集中培训,带动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严格幼儿教师队伍管理。切实把好幼儿园园长、教师入口关,要求新进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证。完善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加强园长教师培训,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二是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实施公费师范生乡村幼儿教师培养计划,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公费攻读学前教育专业,2018年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810人,2019年招收650人,为乡镇中心幼儿园培养高层次幼儿教师。集中力量办好10所左右的幼儿师资培养基地,重点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教师。继续实施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和七年制本科贯通培养,鼓励师范类(高等)院校在校生辅修学前教育第二专业。三是实施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2018年共培训近5万人次。省级按照每位教师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标准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市、县、学校三级根据各自实际明确各级继续教育培训学时标准。四是启动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起,将国控教育类专科专业纳入到师范类专业管理,制定我省师范类专业认证规划。根据教育部《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全面进行一级检测,委托具备认证资质的机构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二级、三级认证,完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三、提高保教质量。一是加强保教质量监管。出台《山东省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山东省幼儿园分类认定标准》《山东省幼儿园分类认定评估细则》,对幼儿园进行分类认定和分类管理。二是指导幼儿园科学开展保育教育。印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指导意见》,就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在内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制定基本要求和规范要点,指导教师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发展,增强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提高了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三是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在抓好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的同时,抓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治效果明显。四是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从幼儿园、小学、家长三个方面出发,共同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五是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开展“百佳游戏”评选,展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或游戏课程化实践。分别在安吉、临沂举办两期学前教研员和骨干园长培训班,开展课程游戏化培训,提升教研人员专业能力和指导水平,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
四、开展家园共育。一是扎实开展家庭教育实验区工作。2016年,我省即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先后制定下发《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区实验方案》《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家庭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启动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实验工作。二是成立家委会协调机构。各设区市成立家长委员会联合会,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家庭教育总协调员,负责幼儿园和指定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三是加强家庭教育支持力度。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年度培训计划。支持各地依托高校设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建立家庭教育工作管理指导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完善家园合作机制。普遍组织成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纳入幼儿园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密切家园协作。对家长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每年至少为家长提供4次8课时的免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2次普惠性公益咨询服务。每年组织家长至少参加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五是加强督导考核。研究制定《山东省家长学校课程标准》,指导各地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家长学校课程。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对各市的教育发展督导考核评估。学校(幼儿园)将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
下一步,我们将借鉴吸收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认真研究讨论,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一、科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我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加强教研指导,开设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深度挖掘齐鲁文化资源优势,指导各地结合本地文化资源特色开展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坚持经典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统一原则,开展文化传承类综合实践活动,拓展校外教育资源,发展一批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幼儿园积极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实现家园共育。针对幼儿特点,遵循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探索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方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幼儿教师专题培训,科学设置幼儿一日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幼儿园工作的开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设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二、持续提升保教质量。加大软实力投入,配足配齐图书、玩教具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明确加大软实力投入有关政策规定,同时,加大软实力指标考核。指导幼儿园科学安排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鼓励幼儿园开展组织幼儿参观社会运转机构等实践活动。建立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配齐省、市、县三级管理和教科研人员,强化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进一步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健全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提升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建立县域、镇域游戏教育实验区。加强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幼儿园质量评估工作。对幼儿园进行评估认定和分类管理,将幼儿园分为省级示范、一类、二类、三类幼儿园,并统一标识,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布。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幼儿园籍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小学化”治理工作协作机制,持续加压,常抓不懈,防止“小学化”行为出现反复、反弹。
三、推进学前教育家园共育。指导幼儿园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参与和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建设家长学校,指导家长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增强家园沟通,建立家园共同体,促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互补,形成育人合力。鼓励各地建立家园共育的教学机制,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家长优势。指导幼儿园、小学办好家长学校,密切家校(园)联系,通过各类媒体、家长会、家长委员会、校园开放日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转变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引导家长自觉抵御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积极开展对社区的公益宣传,取得社会理解和支持,实现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推动出台《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学前教育条例》,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实施科学幼儿保育教育、幼儿园去“小学化”、幼儿教师资格、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向幼儿开放、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幼儿园开展保育教育提供便利等用立法形式进行保障,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学校、家庭与社会在做好学前教育工作方面的责任与义务,规范学前教育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草案)已经省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正在按照修改意见作进一步修改。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8月22日
(联系处室: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联系电话:0531-8191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