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19-07-23 16:31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鲁教提函〔2019〕214号

王成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全面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农村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开设涉农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含举办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37所,共84个专业点,在校生11260人;中职学校有73所,共122个专业点,在校生9842人。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政策激励引导。聚焦深度贫困区域,我省自2016年起实施高职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以办学水平高、培养质量好的高职院校为主,选取农林、水利、地矿、师范、医学等乡村振兴急需专业,单列计划、单独录取,三年来累计招收351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聚焦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以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遴选技术技能性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2017年以来,我省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均在90%以上。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帮助广大职业院校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鼓励他们到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一二三产业就业创业,为服务乡村振兴做贡献。

二、加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交流研讨。支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成功举办2届省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多次邀请教育部、省农业厅的专家领导做专题报告,开展讨论交流。支持青岛市教育局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前瞻国际论坛”,总结推广30年中德合作实施农业职业教育经验做法。

三、加强涉农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在每年专业备案中,优先支持设置涉农类专业,在项目建设、经费安排等方面适当向涉农类学校和专业倾斜,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吸引学生就读。专门成立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院校和企业广泛参与的山东省农林、畜牧、水利等3个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规范的有效对接。立项开发了畜牧兽医、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等11个农业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立项建设了8个中、高职品牌专业(群),支持职业院校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专业,实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根据您的建议,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制定标准,评选一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校,立项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鼓励涉农类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广泛开展订单式、冠名式培养。鼓励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优质专业院校等多元主体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机维修等涉农类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结合落实我省扩招6.85万高职生的任务,将农民、农民工作为重要招收群体,畅通招生渠道,加强经费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让他们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培育更多乡村振兴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7月23日

(联系处室:山东省教育厅职教处

联系电话:0531-81916538)


责任编辑: 张雨潇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