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为全省燃料电池产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经认真学习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形势
燃料电池是世界能源和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拥有巨大的产业链和经济带动性,近年来一直倍受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目前,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在燃料电池研发和产业化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上海、广东、江苏、河北、湖北、四川等地也在加紧谋划布局。国外方面,经过近三十年研发,燃料电池技术已渐趋成熟,接近市场化应用阶段。福特、通用、奔驰、宝马、奥迪、现代、丰田等著名车企均已开发出产品。在加紧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同时,各国也在同步推进加氢站建设,美国和欧洲均有超过100座加氢站投入运营。日本计划到2020年,生产燃料电池汽车4万辆,建设加氢站160座;韩国计划到2020年,出口2.4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建成100座加氢站。国内方面,近几年燃料电池投资、研发和生产开始提速。广东云浮、江苏如皋、湖北武汉、河北张家口等率先实现突破,形成先发优势。全国已有近百家单位从事燃料电池及相关技术研发,大连新源动力、北京亿华通、上海重塑等已在多项电堆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山东东岳集团、武汉理工新能源、上海神力科技等已能生产电池关键材料质子膜。
二、我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我省具备发展燃料电池的良好产业基础和资源要素,有条件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2017年7月25日,省政府召开燃料电池项目专题推进会,确定将燃料电池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领先产业,我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积极落实省政府决策部署,指导潍柴集团建设了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指导东岳集团建设了国家含氟功能膜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骨干企业组建了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为全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平台。
目前,我省在制储氢、燃料电池材料和系统、燃料电池汽车及配套产业等领域形成了一定优势,山东重工、兖矿集团、潍柴动力、中通客车、奥冠电池、东岳集团等龙头企业在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潍柴动力承担了两个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开发出30-60kW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和整车动力系统,已投放6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东岳集团质子膜和中通客车的燃料电池整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重汽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燃料电池码头牵引车。奥冠电池与德国西昆斯公司共建了研发中心,布局氢能源相关产业。这些企业和产品在全国已经具有较高影响力,是代表我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省在发展燃料电池产业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作为一个全新产业,还缺少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有限资源未形成合力。特别是在燃料电池推广应用方面,以潍柴集团为代表的整车企业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您提出“推动燃料电池在铁塔公司等系统中进行示范应用,通过一定规模的应用和数据积累,进一步用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工作思路。我们将认真研究您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燃料电池企业与铁塔公司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对接,寻求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是以规划引导全省燃料电池产业科学布局。配合省发改委加快编制《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统筹考虑全省燃料电池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支持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同时,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协同攻关,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新高地。
二是研究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协调省财政厅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燃料电池重大技术创新、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等,发挥政策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杠杆和引导作用。
三是积极推动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氢站的布局和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加氢站规划和建设布局,借鉴潍坊市《关于做好全市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力争从省级层面明确加氢站管理和审批流程,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