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作为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我省共有3所民办高职院校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学校,占全国总数的20%。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民办院校的发展,高度重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了一定倾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持续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为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我省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引导。一是开展劳模和工匠精神大讲堂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大国工匠”“齐鲁工匠”等高素质劳动者先进事迹与重要贡献的同时,引导各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二是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周期间,各地各校通过开展“职业学校校园开放日”“志愿服务日”、文化展演和校企合作案例推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展示十八大以来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增强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019年,共有3675家企业、191.5万人参与职教周活动。三是壮大宣传声势。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等13家省级以上媒体参加座谈会,加强交流互动,推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的格局。
二、适当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在确保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我省在多个方面对参与本科职业教育试点的学校予以了支持。一是招生渠道平等。三所试点学校不仅具有春季、夏季高考招生资格,且今年也参与了全省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二是大幅增加了本科招生计划。我省在编制招生计划时,对民办高校一直予以倾斜支持。为更好地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类型教育的新路径,今年投放给试点学校的本科计划均在1500人以上。三是开展全过程指导。我厅专门成立由厅长任组长的完善提高和测评指导2个工作组,逐个学校开展指导,帮助试点学校科学制定测评表,完善试点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5月27日,教育部已同意三所学校更名为职业技术大学。四是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专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已经下放给各个学校,各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实际灵活设置,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在充分考虑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每个学校批复的试点本科专业为10个,已具备了一定规模。
三、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近年来,我省财政部门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创新扶持方式,支持民办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一是实施民办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2018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支持民办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加强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资金60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0万元。二是实施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2014-2016年,省财政累计安排1.18亿元,建设了60个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引导学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和探索,提升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对优质民办高校给予奖励。2016年,省财政安排民办高校奖励资金5400万元,对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凯文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等15所办学成效显著的民办高校给予了奖励。四是出台多个税种的优惠政策。譬如:对从事学历教育的职业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免征增值税;对职业院校自用房产、土地按规定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职业院校学生公寓按规定免征房产税;对职业院校经批准征用的耕地,按规定免征耕地占用税等。五是推动学生平等享受奖助学金资格。各级财政部门坚持公办、民办一视同仁的原则,将资助政策覆盖到全部民办高校,并与公办高校一致核定下达民办高校学生资助资金。
四、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制定《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教学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允许先行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符合要求者先录作兼职教师,待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再转为正式教师。二是建立人才双向交流制度。《十条意见》中明确:支持学校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担任产业教授,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确定经费拨付标准,或按照项目工资制、年薪制拨付薪酬。三是开展公办民办教师同等待遇试点。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开展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样待遇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并明确了参保范围、参保办法、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政策,同时规定对参加试点的学校,当地财政部门根据学校缴费规模给予适当补助,省级财政对纳入试点范围的民办高校予以补助。
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是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您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继续利用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示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二是做好跟踪指导工作。在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的基础上,给予政策引导和建设指导,探索建立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加强试点经验的总结提炼、交流推广,打造出具有山东特点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样本。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在专业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予以倾斜。安排专项资金,委托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同时,扩大高职院校(含职业技术大学)奖、助学金覆盖面,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就读职业院校。四是深化民办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对办学规范、管理严格的民办职业院校,逐步实行在核定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招生范围和年度招生计划的制度。五是抓好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财政部门不断完善支持民办高校办学的政策体系。通过扶优扶强,引导带动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