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提函〔2019〕280号
袁俊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自1997年设置以来,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工程硕士、博士层次齐全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工程硕士先后设置了40个领域,工程博士设置了4个领域,累计授予工程专业学位80余万人,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科技人才,已成为培养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专业学位类别。
近年来,我省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调整后,我省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3个,分别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学位授权点9个;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单位22个,学位授权点96个。但目前仍存在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和机制还没有理顺,校企合作培养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我省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宝贵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工程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工程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方位提升学位点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争取新增一批工程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引导现有工程类学位授权点进行优化调整和交叉融合,拓宽发展外延,按照需求设置培养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推进工程类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工作。开展以高校与企业合作为主,政府、行业、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探索建立工程类研究生教育联合管理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继续推进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支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动对接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探索适合我省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
(三)抓好工程类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导师国际化项目等立项建设工作,引导工程类研究生导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定期组织全省范围内的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提升工程类研究生导师的应用研究、工程实践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持续提升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借鉴江苏、广东、上海的等省市的先进经验,与有关部门研讨相关支持政策,采取更有力措施,进一步强化优秀生源吸引、培养模式改革、校企联合培养、论文指导管理等多环节的工作,增强培养环节全方位监管,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6月27日
(联系处室:山东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
联系电话:0531-81916613)